到了申時,林管家獨自一個來到營柵前,奉上五十兩銀子,要求贖回兩個林家護院。
林豐讓人將壕溝里的兩個半死不活的護院拽上來,用馬匹馱著送回了嶺兜子村。
等崔一腳和李雄回來后,林豐正式通知他們開會。
會上鄭重宣布。
崔一腳為嶺兜子烽火臺什長,另外兩個什長,從沙渠村烽火臺的一個伍長提拔。
還有一個是紅柳村烽火臺的伍長。
三個什長可以自行任命伍長,繼續發展收編軍卒,直至滿編。
沙渠村新任命的什長叫胡進才,紅柳村的叫張常有。
兩人都是三十來歲,老行伍,身子骨雖瘦削,卻也在軍中刀弓耍得不錯。
崔一腳、李雄、吳二各賞了五兩白銀。
王前則多給了三兩,作為傷損補償。
土地每人十畝,各自尋找位置。
糧食沒有分,都放在一起作為軍資共用。
就這些,也讓另外幾個軍卒眼睛里冒出綠光。
看看人家這領導跟的,他們在軍中服役都超過了七八年的時間,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厚重的獎賞。
就算發的糧食,也殘缺不全,半糧半沙。
五兩銀子啊,按照目前的糧價,一石米需三兩銀或三千錢。
而一石米一個三口之家,可節約食用半年的時間。
五兩銀子即可養活一家三口近一年。
崔一腳等人都感激零涕,憋著一口氣找林豐表忠心,發毒誓。
林豐沒理會這些,而是看著那兩袋一百斤糧食發呆。
就這些糧食,摻了野菜也不過能吃十天左右,眼前的漢子們都食量驚人。
如果放開了吃,三天就能給他造沒了。
怎么做才能多弄些糧食呢?
忽然,他眼睛一亮,那林通與清水縣尉勾結,敢與韃子做生意。
自己已經與林通結了仇怨,何不從他這里下手,抓住其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