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他的命令,百名騎兵一聲吶喊,催馬往城堡大門沖了過來。
林豐深吸一口氣:“各戰隊守好自己的陣地,準備迎戰。”
站在他身側的白靜,立刻用兩支旗子,在空中揮動起來。
距離城門五十步處,分左右相距五十步,兩個方形戰隊,靜靜地橫刀待敵。
而距離兩個戰隊又五十步處,仍然分了左右,站了另外兩個方隊。
韃子騎兵沖進了城門,看到左右各有戰隊。
卓魯一擺銅錘,讓隊伍一分為二,各自沖擊兩處戰隊。
他自己帶領一部分騎兵,繼續往前沖鋒。
沒幾十步的距離,就再次分為兩隊。
卓魯還是繼續往前,跑出五十步后,再次分隊沖鋒。
一支百人戰騎,立刻被分成了六份,各自為戰。
林豐揮手:“關門。”
兩扇巨大的城門,是由城門樓上的兩個絞盤控制,各有六名軍卒,用力推動絞盤,將城門關閉。
林豐拍拍白靜的肩膀,然后往城下走去。
他得去阻止銅甲的沖鋒。
一個銅甲韃子,會對自己的戰隊造成巨大損失。
有軍卒將他縋下城門樓,城下軍卒牽了林豐的戰馬過來。
此時,已是滿眼滿耳的喊殺聲和兵刃撞擊聲。
林豐催馬緩緩走過一個個戰斗方隊。
地面上橫流的雨水,幾乎全被染成了紅色。
為了迅速提高戰隊的戰斗力,他決定將韃子放進城里,與敵血戰。
只有在血與火的殘酷戰斗中,軍卒才能快速成長起來。
當然,他也可以拒敵于城外。
如此高大堅固的城墻,肯定能阻止韃子鐵騎的進攻。
但是,那樣做,對自己的隊伍沒有半點好處,反而會養成一種懈怠和畏敵情緒。
邊軍大營就是很好的例子。
六個方隊的另一頭。
卓魯提著長柄銅錘,立馬在中間,冷冷地看著緩緩而至的林豐。
雨水從頭臉上滑過,兩人對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