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宴兩天未歸。
她已經習慣了。
但整個熱搜都是他和瀟瀟,還有點讓她不習慣。
兩人的學術合并研究有了飛速性的突破。
瀟瀟的臨床論文和沈宴的手術改進讓兩人在微博上已經掛了一晚上了。
【胸心血管外科博士后沈宴對左肺上溝硬核纖維瘤手術治療率已達到百分之百。】
【港醫科大學研究生瀟瀟的論文,對胸外科手術開辟了大膽的嘗試。】
【港醫科大學未來之光,沈宴和瀟瀟。】
打開晨間新聞里全是,關于兩個人的報告。
兩人坐在采訪鏡頭面前,只有一個詞能來形容。
那就是般配。
瀟瀟對沈宴的動作親密,或許是來自青梅竹馬的默契,就連說話的氣口、對視都那么的剛好。
話語間兩人提到,都是對方特別的人。
而自己卻和沈宴聊不上幾句。
但姜思寧也不后悔報考麻醉科,一場手術中麻醉可要比醫生來得重要。
只是保博后,就嫁給沈宴,除了學術研究以外,她大概已經有三年沒有正式進入手術室。
微博很快就有新的詞條,“醫科大金童玉女。”
“阿姨,把家里的花都處理掉吧。”
“還有些禮物,登記好誰送的,直接發沈先生微信就可以了。”
家里的花和禮物已經堆滿了,整個大廳,圈外人不太知道沈宴和姜思寧的關系。
祝福的話大多都是帶上瀟瀟,這個女主人。
好像行業里,已經默然了來人的存在。
伶仃的幾位醫科大的同學同事,祝福卡上會順帶寫上沈太太。
“但也沒有姜思寧的名字。”她小聲地呢喃著。
“沈太太,沈先生說禮物交給您處理,而且…沈先生說晚上不回來吃飯。”
“沈太太,要不您看看先生的消息吧。”
沈太太…沈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