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參加創業大賽的殺手锏之后,啟航科技的辦公室里,氣氛變得更加緊張和神秘。
白天,他們依舊是那個對外承接t恤定制和p3服務的學生創業團隊。
處理著日常的業務,與客戶溝通,跟進生產,一切看起來都和往常一樣。
但到了晚上,當辦公室的窗簾拉上,大門緊鎖之后。
這里就變成了“校園安全與輿論監督平臺”這個秘密項目的研發中心。
陳敘親自擔任了項目經理和首席架構師。
他憑借著遠超這個時代的互聯網產品理念,迅速繪制出了整個平臺的架構圖、功能流程圖以及ui的初步設計草稿。
他的設計,簡潔、直觀,并且充分考慮了2000年初那個網絡環境下用戶的操作習慣。
李明和另外兩位從計算機學院招募來的技術學弟,則負責具體的代碼實現。
雖然他們都只是學生,技術能力還很稚嫩。
但在陳敘清晰的架構指導和對關鍵技術點的提點下,他們竟然爆發出驚人的學習能力和執行力。
很多他們原本需要幾天才能攻克的技術難題,在陳敘三言兩語的點撥下,往往就能豁然開朗。
這讓幾位技術學弟對陳敘這個非專業出身的陳哥,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們只當陳敘是天賦異稟,自學成才,卻不知道,陳敘腦子里裝著的,是未來二十年互聯網發展的完整經驗。
張博和王強雖然不懂技術,但也沒有閑著。
張博負責搜集校園周邊各種真實發生過的安全事件案例,為平臺的案例庫和宣傳材料提供素材。
王強則利用他的人脈,搞到了一些關于當時網絡安全、服務器租賃等方面的內部信息,為平臺未來的上線運營做準備。
蘇晚晴則承擔了平臺所有文字內容的撰寫和ui的美化工作。
她將那些冰冷的功能模塊,用溫暖而又富有號召力的文字包裝起來,讓整個平臺看起來更具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
整個團隊,如同一個精密的齒輪,圍繞著這個秘密項目,高速而有序地運轉著。
這天晚上,陳敘抽空去了一趟迷迭香。
他需要將自己的這個計劃,以及目前的進展,與凌薇進行一次同步。
凌薇聽完陳敘那“借大賽之臺,唱輿論大戲”的瘋狂計劃后,饒是她見多識廣,也忍不住愣了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