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深吸一口氣,粗糙的手指輕輕撫過胸前的勛章。
"這是1943年在晉察冀軍區的的。"
他的聲音不大,卻字字鏗鏘。
"那年我二十出頭,跟著部隊在太行山打游擊。"
圍觀的人群漸漸安靜下來,連路過的行人也停下腳步。
老爺子目光悠遠,仿佛穿越回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記得最清楚的是那年冬天,零下二十多度,我們一個連埋伏在雪地里三天三夜,就為了端掉鬼子的一個據點。"
老爺子說著,不自覺地摸了摸右腿。
"最后據點拿下來了,但我這條腿也中了彈。"
《青年報》的年輕記者小王飛快地記錄著,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
他抬頭問道。
"您后來是怎么治療的?"
"哪有什么治療啊!"
老爺子苦笑一聲。
"衛生員用刺刀把子彈挖出來,拿火藥一點就算消毒了。那時候藥品比金子還金貴,重傷員都輪不上,更別說我們這些輕傷的。"
人群中傳來一陣唏噓聲。
一位戴著眼鏡的中年婦女掏出手帕,悄悄擦了擦眼角。
"傷好以后,我的這條腿就瘸了。"
老爺子拍了拍右腿。
"組織上照顧我,想讓我去后方工作。但我尋思著,不能給部隊添負擔啊!那么多好胳膊好腿的同志更需要崗位,我就申請復員回鄉種地了。"
李衛國記錄的手微微發抖,他在筆記本上重重寫下。
"無私奉獻,傷病甘愿回鄉務農"
幾個大字。
"老爺子,您后悔過嗎?"
一位大學生模樣的年輕人忍不住問道。
"后悔?"
老爺子搖搖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