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了,蘇羽薇還是找不到這兩條蛇的主人,但她也不想報警或是上報林業局。
爬寵交易本就涉及了很多灰色地帶,許多法規還是模糊不清,即使這兩條蛇的花色并不像野生環境能產生的,大概率是人工選育的后代,但如果沒有資格證,私人飼養仍舊犯法。
黃金蟒是緬甸蟒的白化變異品種,野生種群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像救下來的這一條,蛇曈鮮紅,軀體底色瑩白沒有雜色,鱗片上的金黃斑紋均勻且艷麗,這樣的品相在蛇販子手上至少能賣到五位數。
而另一條是蘇羽薇從未見過變異眼鏡王蛇,野生的成體眼鏡王蛇體色大多是黑褐,黑灰,腹部呈淺色,根據地域分布的不同一些的頸部和身上會帶有斑紋,沒有一條像這只一樣,通體純黑,將他培育出來的主人一定花了大功夫。
這么珍貴的兩條蛇,主人怎么舍得遺棄他們?
可要是不幸丟失,那為什么她的失物招領都在本地爬寵論壇掛了那么久,各個群里爬友都把群消息擴散到外省了,來認領的依舊全是想鉆空子的。
想不通,那就不想了吧。
蘇羽薇逗弄著小黃金蟒,發現這個家伙非常乖。
可能是灌下去的營養液有了效果,他的精神肉眼可見地一天比一天好。
幼蟒適宜的喂食頻率是一周兩次,在地成了她的心肝小寶貝了嘛。
蘇羽薇不愛給動物起名字,因為一旦起了名字,收養的動物與她不再是寄養與被寄養的關系,她會變成名正言順的主人。
所以當她下決心偷偷養下這兩條蛇時,仍舊是對小黃金蟒一口一個小寶寶小貝貝地喊,捧著蛇頭使勁盤,七寸上方的鱗片沒幾天都被她盤得更油光水滑了。
蛇的鱗片并不是多數人想象中的粘膩惡心,大部分陸生蛇類的皮膚反而是干燥溫涼的,粗糙一些的品種有些像夏天睡的涼席,細膩一些更是軟玉一般,手感非常好。
徹底養熟了后,她好奇地捏開了小黃金蟒的泄殖腔,看到了他的兩根。
啊,還是個發情期不用吃太多苦的男孩子呢。
不知怎么的,自此之后小黃金蟒變得更粘人了,要么在喂食時死死纏住蘇羽薇的胳膊,非得在她手上吃東西,要么順著蘇羽薇的手竄進她的袖子,沿著胳膊鉆進她懷里取暖,在蘇羽薇低頭給動物治病時,把腦袋探出領口,吐著蛇信收集空氣中陌生的氣味。
害怕自己的病患被一口吞的蘇羽薇會馬上摘掉一次性手套,給小黃金蟒彈個腦瓜崩,再習慣性地捏住七寸把他重新塞回自己懷里。
偶爾有些上門給寵物蛇求醫的主人看見這條小黃金蟒,覺得新奇。
大多數性格穩定的蛇,所謂的親人也只是把主人當成熟悉環境的一部分,對這些腦袋不大的蛇類來說,主人跟一根毫無威脅的樹枝,一塊稀松平常的石頭沒有區別,像這種能互動的蛇十分少見。
有幾人跟蘇羽薇詢問能不能轉手,但都被她以這只是別人寄養在家的寵物蛇給拒絕了。
蟒蛇在華國古代本就是神獸,現代一些迷信的養蛇人會把黃金蟒解讀為招財祥瑞的象征,也愿意花比國外市場價更高的價格私下購買黃金蟒飼養。
或許是心理原因,蘇羽薇覺得這條小黃金蟒真的給自己帶來了祥瑞。
過去她即使照著現在這個頻率破財,一個月也照樣會生兩場小病,有時是感冒發燒咳嗽,有時是腸胃炎紅疹過敏,一周會來一兩個平地摔,游戲帳號間歇性地被盜號封號,身體也有些虛寒,每月經期即使吃布洛芬也還是會疼得死去活來,一天拉四五回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