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的門臉古色古香,一塊黑漆金字的牌匾在夕陽下沉淀著歲月的光輝。
店內食客滿座,卻難得地保持著一份雅靜,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醇厚而霸道的食物香氣。
菜品的精致程度,確實不負其百年盛名。
江嶼的嘴一向刁鉆,尋常酒樓的菜色很難入他的眼,但在這里,從冷盤到熱肴,從湯羹到主食,他竟挑不出半點毛病。
每一道菜都像是藝術品,不僅形色俱佳,其味道的層次感更是豐富,入口的瞬間便能在舌尖上綻放出萬千氣象。
葉婷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已經密密麻麻地記了三四頁。
她幾乎是懷著朝圣般的心情,細致地記錄下每道菜的擺盤、主料、輔料。
她做事的這股認真勁,讓江嶼暗暗點頭。
一個人的成功絕非偶然,這種于細微處見真章的品質,正是成大事者不可或缺的。
而那位被江嶼重金聘請來的主廚,則全程沉默寡言。
他不像葉婷那樣需要動筆,他的大腦就是最精密的儀器。
每道菜上來,他只是用筷子輕輕夾起一小塊,放入嘴中,雙眼微閉,細細地品味。
那神情,不像是在吃飯,更像是在進行一場無聲的解構。
江嶼毫不懷疑,此刻主廚的心里,恐怕已經將這些鎮店之寶的配方和火候摸了個七七八八。
這便是天賦,是尋常廚師努力一輩子也難以企及的高度。
一頓堪稱完美的考察宴席結束,服務員恭敬地遞上賬單。
當葉婷無意中瞥到賬單最下方的那個數字時,眼睛瞬間瞪圓了——“一千八百元整”。
“嘶……”她倒吸一口涼氣,心臟仿佛被一只無形的手攥緊了。
一千八!在2005年的云江,這絕對是讓人望而生畏的高消費。
要知道,云江市職工的平均月薪也才兩千出頭,即便是經濟更發達的省城,也高不到哪里去。
他們三個人,一頓飯,就吃掉了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
這個數字對葉婷的沖擊是具體而刺痛的。
她立刻想起了自己過去的日子,每個月精打細算那七百塊錢的生活費,要管著一家四口的吃喝。
買菜要趕早市,一分一毛地跟小販磨,一塊肉要計劃著吃三天。
別說一千八了,就是一百八的一頓飯,對那時的她而言都是不敢想象的奢侈。
而現在,僅僅一頓飯,就將她曾經一個多月的血汗和算計付之一炬。
強烈的割裂感和愧疚感涌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