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驅散了些許平陽城的寒意,卻驅不散彌漫在城外的肅殺之氣。
平陽城巍峨的城門緩緩打開,宣告著短暫的休止結束。
大軍已開拔。
為城中熬過戰火的百姓能得以喘息,也免于成為守城軍未來的負擔,沈峰臨行前,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除必要輜重外,大軍十日的口糧盡數留在了平陽城府庫之中。
“大帥!使不得啊!”平陽府糧草官趙文軒極力勸阻,“大軍開拔,糧草即為命脈!”
“糧草押運司后續糧車已在路上,最遲五日便會抵達補充。”
沈峰的聲音不容置疑,“城中軍民,支撐十日足矣。后續糧草一到,亦不誤大軍征戰與守城所需。此事,不必再議。”
他的決斷帶著不容置喙的威嚴,也透著一絲對平陽城未來安定的未雨綢繆。
安排好一切,他便不再回頭。
沈峰親率定遠軍大部,以及趙紅纓統領的樂陽軍精銳,匯同直屬的巴屠小隊,如同一股鐵流,無聲而決絕地離開這座剛剛歷經血戰的堅城。
留下趙文軒和李石等將領,統領平陽軍余部,嚴密防守城池,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短暫安寧。
經過一夜幾乎不間歇的強行軍,行軍的速度達到了極限。
當他們終于抵達扼守通往雁回關要道的野狐嶺前時,天色,正是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
勁風如鞭,抽打著嶙峋怪石,卷起枯黃的草屑和未燃盡的灰燼。
野狐嶺狹窄的山道彌漫著刺鼻的血腥與硝煙味。
隘口處,北莽軍倉促架設的拒馬在風中搖晃,幾個崗哨蜷縮在冰冷的巖石后,裹緊了污濁的皮襖。
他們的臉上混雜著疲憊與麻木,在這黎明前最寒冷的時刻,守著這道被他們認為“足以阻滯追兵、爭取時間”的險隘。
山下,通往雁回關的官道上,驟然爆發出震天的喧囂!
咚!咚!咚!
沉重如悶雷的戰鼓聲撕裂了寂靜!
緊接著,是千余人齊聲的吶喊,如同潮水般撞上山壁!
巨大的煙塵在官道上騰起,翻滾著向隘口涌來!
“敵襲!官道!”
“大股敵軍!快!擂鼓示警!所有人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