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沒有戰略縱深,國土面積就那么一點大。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對空軍的使用有清醒的認識——傾巢而出一次定輸贏。
否則,留在地面的話,機場一旦被攻擊,戰機就變得毫無意義了。
不像沙特、埃及,可以把戰機轉移到后方。
李干對以色列這個中東小霸王的打法是做了深入研究的,他策劃的反擊作戰,就是針對以空軍的特點。
先解決以空軍!
好幾十輛重載卡車在地面部隊的掩護下,已經快速抵近到了約旦境內。
方方正正的貨箱展開后,眾人才驚訝地發現,竟然是可折疊起來的大型車載預警雷達!
三個方向三支這樣車載預警雷達分隊,展開后,嚴嚴實實地覆蓋了整個以色列空域。
104架f-15、f-16戰機,從七個機場以高密度姿態連續起飛。這些戰機一起飛,車載預警雷達就捕捉到了它們的蹤跡。
老美為了支援以色列,真的是下了大力氣。
同時,從以色列空軍在短短三四年的時間里,就裝備了上百架f-15、f-16來看,老美這個時代的強大工業制造能力可見一斑。
戰場上空,李干坐在殲-10s后艙里,查看著通過多通道指揮通訊系統傳過來的地面雷達作戰單元所捕捉到的目標參數。
前艙飛行員是張二標。
李干越發意識到,雙座戰斗機非常適合作為戰術指揮機來使用,在沒有預警機之前。
他現在駕駛的這架殲-10s是改進版本的,最新的航電系統,機載相控陣雷達的最大搜索距離達到了320公里。
此時,他就開著最大功率,肆無忌憚地搜索著以色列方向的空域,所獲得的目標參數,和地面預警雷達捕捉到的,通過自動計算機進行對比、驗證。
隨即,他將上百個目標,迅速分配了下去。
“閃電小隊,跟我上!”李干用英語下令。
這4架剛剛干掉了6架f-16戰機的閃電小隊,立即加速迎著以色列空軍的龐大機群高速飛去。
在他們身后,是數十架殲-10ce組成的大機群。
冷戰期間,規模最大的空戰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