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二十五年秋,朱標此時已經向七十歲大關邁進了。但是他的身體,相較于同齡人來說確實還算硬朗的,沒有什么大病。只是偶爾也會乏力,偶爾也會力不從心。這大概就是金丹的作用了,不僅讓他延年益壽,就連體質也改善了不少。畢竟他的同齡人都已經一個個地離去了,有些身體稍微好點的,也都回鄉頤養天年了。但是朱標卻能每日上朝理政,思路清晰。這倒是讓人不禁感慨,這朱家的血脈難道就如此厲害?倘若他們知道了上一世朱家子孫多早早離世,不知道又會是什么表情。
但是當朱標看著奏折的時候,卻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折子。他看完之后,不禁搖頭嘆息。
“算一算,這日子也快了。沒想到連他也要到了這步天地了。”
“父皇,您說的是誰啊?”
朱標將折子扔給朱雄英。
“你自己看吧,你四叔,想要回北平來養老。”
“四叔?”
朱雄英打開折子,里面赫然寫道。
“臣弟燕王朱棣,年事已高。雖想要為大明江山鞠躬盡瘁,奈何身體每況愈下。臣弟斗膽上奏請求皇上,愿前往北平養老,相伴皇上左右。燕王之位,由長子朱高熾接替。”
“就是個普通的請求養老的折子,沒什么特殊的啊。”
朱標閉上眼睛,他和朱老四之間的恩怨,只有他們自己清楚。哪怕是朱雄英和常青兒都不太了解,還以為他們是兄友弟恭,君臣一心。自從北平保衛戰之后,朱棣貌似已經收斂起野心,安心當自己的藩王了。但是不知道是不好意思,還是怎么的,他一直都留在熱河一帶的燕王府,如今倒是上折子,說想要回北平來養老來了。
朱標小聲念叨著。
“確實是歲月不饒人啊……連永樂大帝,都不得不服老了……”
他當然不會覺得,朱棣會再有什么心思,或者對自己產生什么威脅。畢竟現在他大限將至,垂垂老矣。而他的身邊,也沒有了妖僧姚廣孝,也沒有兵權,只剩下他這么一個老頭子。想要回北平養老也是人之常情,畢竟這里不僅是國都,還是他最開始的封地。
朱元璋的兒子們,除了一些年紀較小的,或者還有重要責任的,比如寧王、遼王。其余的藩王們要不就是在北平養老,要不就是四處云游,比如楚王、周王。他們雖然在北平有宅邸,但是還是常年外出。留守封地的人并不算多,畢竟朱標作為大哥,對自己的弟弟們還是比較寬容的,只要愿意來北平養老,都會受到優待。
“雄英,你覺得朕應該讓你四叔回來養老么?”
朱雄英沒有猶豫地回答道。
“既然父皇之前鼓勵藩王到京養老,而四叔也一把年紀,身體不佳,那回來養老也是應該的。而且許多皇叔都在北平,兄弟相聚,也熱鬧一些嘛。”
“唉!人這一生,總是在跟什么東西或者什么人和解。幼時跟父母和解,學會孝順和寬容。長大了要跟妻子和解,領悟到為人夫以及為人父母的真諦。到老了,要跟自己的敵人和解,相逢一笑泯恩仇。可是回首一生,其實最該跟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失敗、平庸、碌碌無為。我跟老四,也是時候和解了吧。”
朱標慢慢走下金階。
“給你四叔寫個回信吧,就說朕同意他回京養老,同意他把王位傳給朱高熾。朕會送他一處宅邸,安靜寬敞,讓他頤養天年。”
“兒臣馬上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