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戰場上,藍玉等人正打得興起。既然朱標已經把話說明白了,那他也沒什么可顧忌的了。以大明軍隊的素養,打東瀛軍隊就好像是在以大欺小。他們配備了各式火器火炮,攻城是無往不利。更別說就連人數上,他們也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一開始,藍玉還能找幾個理由,就好像什么你們城池有南朝余孽,我們要帶兵搜查,或者是我們有一隊士兵,在你們城池走丟了。什么?不讓進,那就別怪我了,兄弟們動手!
到了后來,藍玉甚至連理由都懶得找了,直接就是架炮攻城,大炮轟個幾輪,對方的城門就倒了,然后直接沖鋒。沖進城去便讓人用東瀛話高喊著,投降不殺!投降不殺!
顯然東瀛士兵也并不是什么硬骨頭,沒攻克下一座城池,藍玉都能收獲大量俘虜。到后來,他甚至直接就在城里修了一個戰俘營,專門看管俘虜。
與此同時,高麗那邊的戰火也開始燃燒。
朱標雖然讓徐輝祖偷偷摸到高麗都城那,然后再圍困,減少一路上不必要的戰斗。但是人家也不是傻子,高麗就這么大,你足足八萬人進入境內,對方怎么能沒察覺呢?徐輝祖雖然也跟對方說了許多原因,說自己是奉大明皇上旨意,來迎接使臣,或者援建高麗生產生活,來拜見高麗國君的。
可是人家壓根不信啊,你帶著八萬精兵來援建高麗生產生活?還能再扯一點么?最后高麗守將一致認為,徐輝祖等人是大明境內流竄的匪徒,然后跑到高麗來侵略了,于是便殊死抵抗。
徐輝祖也是無奈,既然這樣,那就打吧。他們足足八萬大軍,就算一路打到高麗都城也不難,畢竟當初高麗建國也就是靠著四萬大軍。
徐輝祖一邊率兵抵抗,一邊給朱標去信。朱標得知情況后表示理解,允許徐輝祖動兵攻城,掛上大明軍旗。不過要求還是一樣,盡量減少人員傷亡,以攻城俘虜為主。
得到朱標的旨意,徐輝祖終于能放開手腳了。高麗的軍隊并不強,甚至和大明的軍隊一比,可以稱之為很弱。
徐輝祖因為考慮到雙方傷亡問題,只是用火炮破開城門,然后圍困俘虜守軍。他的戰法和藍玉非常相似,不過想想也是,現在二人的主要目的都一樣,都是為了威嚇敵國,而不是以殺人為主。有時候殺人,并不能為大明帶來多少收益,但是威嚇就不同了,讓對方嚇破膽,反而能獲得更多的利益。
當然,大明的雙線作戰也讓眾位大臣深感不安,紛紛上奏,請求朱標三思。洪武時期的大明也經常多方作戰,不過基本上都是去邊境平叛和抵御入侵。但這次可不同了,這次是同時對兩個鄰國宣戰,也難怪那么多大臣都提心吊膽的,畢竟打仗就是在燒錢,幾十萬大軍的糧草軍餉,一天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是朱標不在乎,畢竟眼下的大明,兵多糧足,戰力充沛。他對東瀛和高麗用兵,從短期來看,確實不算什么明智之舉,完全就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但是事情要從長遠的發展角度來看,就好像漢武帝遠征匈奴,打了這么多年,大漢百姓們都怨聲載道。但是就是因為漢武帝的魄力,才開疆拓土,才樹立了民族信心,才為子孫后代做了一個表率。后世無論經過多少年,當華夏兒孫受到外族欺凌的時候,第一選擇都不是忍氣吞聲,而是揮起拳頭反擊。所以漢武帝的功績,足以被萬世所銘記。
朱標現在在做的事情也是一樣,雖然東瀛問題和高麗問題,可以用更溫和的手段解決。但是他拔出利劍,也是為了后世千千萬萬的子孫。他總會想起東瀛侵略國土,想起高麗顛倒黑白,那就戰吧,既然都當上皇帝了,總要為子孫后代留下些什么。
“朕所做之事,累在當代,功在千秋。后世總會有人理解朕的。現在的人不理解沒關系,萬千罵名由朕來背負就是了。但是人活一世,有些事情是一定要做的!時間,自然會為朕辯護!”
也許后世的史書上,朱標的評價會和他老爹朱元璋如出一轍。功績和過失皆有。但是那又何妨?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沒白活這一生。而且朱標并不是有勇無謀,窮兵黷武之人。他管了大明財政這么多年,大明國庫里有多少存銀他門兒清,就算打上個年,也不會傷及根基。但是百官們能理解他的人確實不多,在朝堂上,百官紛紛進言。
“皇上,帶兵征戰勞民傷財,現在同時對高麗和東瀛作戰,大明已經不堪其累。還希望皇上為萬民考慮,收斂鋒芒,能以更溫和的手段解決問題。”
“請皇上三思啊!”
“請皇上三思……”
一群文臣跪倒在地,祈求朱標回心轉意。但是朱標的高瞻遠矚,他們又怎能理解。
“朕已經決定了,揚我大明國威,安定四方,此乃最重要的事情。對東瀛和高麗的作戰行動不會取消,所以諸位不用再勸了!”
“可是皇上,這雙線作戰,實在是……太艱難了,每日所消耗的銀兩就讓人觸目驚心,這錢不能白白浪費啊!”
朱標冷笑一聲。
“白白浪費?那怎么樣才不算白白浪費呢?難道就留著給你們發俸祿,就不算白白浪費?朕之所舉,自然是有深意,你們不必再勸了!朕不怕告訴你們,我大明存銀豈止千萬?哪怕再打個年,朕也能打得起!朕就是要把他們打服了算!”
朱標起身環顧四周。
“而且,諸位還有一點也錯了,朕并不是想雙線作戰,朕是想四線作戰!傳旨,封晉王朱濟熺(朱棡長子,繼承晉王位)為征西大元帥,領兵十萬,并率一眾將領,征討西域。命遼王朱植,領兵八萬,前去平定長白山以及黑龍江流域的女真族勢力,要求將遼東地區,全部收入我大明版圖!”
此話一出,所有的大臣都懵了,他們沒想到,朱標竟有如此大的野心。
“皇上!此事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
“皇上,求您三思啊!”
朱標面無表情地說道。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