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給遼東大營的密旨上寫著:將納哈出護送至應天,投降的二十萬軍馬全部入關。常茂套上枷鎖,帶枷回應天。馮勝也跟隨眾人一起回應天,大軍暫時由藍玉統領,暫代大將軍職位。
其中,前面的幾條都很好懂。納哈出既然投降了,那手下那么多人馬,朱元璋自然要給他們挪個窩。要不再讓他們盤踞遼東,那豈不是跟沒打一樣?而常茂肯定是有失德的行為,朱元璋給他上枷鎖也情有可原。但是后面讓馮勝回到應天,大軍暫時由藍玉統率,這可就有些耐人尋味了。明明藍玉也犯了錯,但是卻沒有懲罰,反而暫時代替馮勝成為大將軍,這可就不能不讓眾人多想了。
藍玉看完直接一臉愧疚地對馮勝說。
“大將軍,這……皇上為何不懲罰我?反而召您回應天?其中肯定是有什么誤會吧!”
馮勝無奈苦笑,藍玉還年輕,自然不明白其中的事情。自己跟隨朱元璋多年,又豈會不知道他的心思。朱元璋一向是明察秋毫,賞罰分明。只要你被他所猜忌,而且又有失德之處,那他肯定就是找借口收拾你。看樣子,他現在又犯了朱元璋的忌諱了。說到底,還是一個功高震主啊!至于藍玉,他雖然也有不妥的地方,但是人家打仗的能力被朱元璋認可,背后還有常遇春和朱標當靠山,這個大將軍的位置早晚都是他的。
“藍玉啊,你還年輕。多立些功沒什么,我已經老了,而且是封無可封,賞無可賞了。看樣,我肯定是犯了什么錯,讓皇上不高興了。你不要學我,你要一邊學著打仗,一邊學著做人吶!”
藍玉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現在他打仗的水平很高,但是為人處世的方面,只能說還有待提升。但是馮勝給他的忠告,他肯定會好好聽著的。
馮勝也有些唏噓不已,他追隨朱元璋這么多年,功勞在大明開國武將也能排進前五了,但是朱元璋一直都對他懷有戒心,想要找各種借口去打壓他。說到底,他還不是徐達,不是常遇春。不能讓朱元璋真正地相信。
但是換個角度來講,徐達當年不僅能打,而且幾乎是模范將軍,就沒給朱元璋帶來什么麻煩。常遇春只是好殺降,但是有朱元璋的旨意,他也收斂了不少。但是馮勝每次出征,也都有功有過,總能給朱元璋收拾他的機會。
“行了,這大將軍的印信就交給你了,希望你能好好帶這些將士,再立些軍功吧!”
“大將軍您的意思是……”
馮勝無奈搖了搖頭。
“皇上既然要罷免我,那我手下將士們的功勞基本上也不會有了,這就是皇上的高明之處啊!以后我在軍隊里,基本上就沒有了威信。士兵們跟著我出生入死,結果卻因為我個人的問題被剝奪了軍功,哪來還會有人為我出生入死呢?說到底是我連累了這些兄弟們吶!藍玉,我不要求你別的,看在我們這長時間并肩作戰的份上,幫我跟這些兄弟們道個歉,然后再帶他們立下些軍功,也算是為我贖罪吧!這可能是我拜托你的最后一件事了。”
馮勝已經開始想自己的下場了,倘若好一點,那就是被送去賦閑養老,這輩子也不會有統領大軍的機會了。倘若往壞了說,那可能就要被拉去砍頭了……
“大將軍……”
藍玉也有些哽咽,他和馮勝傅友德相處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自然有些情誼。但是不可能光為了情誼,就跟朱元璋對著干。他能做的,就是上個折子,盡量為馮勝說些好話,還有就是給他最后的尊嚴。
“算了算了,帶兵打仗之人,何必說這些煽情的。你現在已經是大將之才,我也沒什么能教給你的了,這里有一封書信,你到時候幫我送給傅友德吧,我這一次還不一定能不能看到他了……”
隨后,馮勝卸下了自己的盔甲,將大將軍印信交給了藍玉,然后帶著常茂、納哈出及其部下,在親兵的護送下,跟著錦衣衛離開了。藍玉目送著他,看著這位傳奇武將的背影,就好像一個落魄的老人,藍玉也忍不住感慨。
“就算是傳奇,也總有落幕的一天啊!不過一個傳奇的落幕,就代表著另一個傳奇的開始,我藍玉,勢必要挑起大梁!”
不過藍玉還是對馮勝給傅友德的書信有些好奇,說是書信,其實就是一張紙塞進信封里,馮勝走得匆忙,都沒有將這書信好好的封存起來。就算藍玉看了,也不會被其他人發現,畢竟它本來就是這樣的嘛!
思慮再三,藍玉還是打開了那書信,里面只有薄薄的一張紙,寫著四個大字。
“收斂鋒芒!”
藍玉咽了口口水,將這四個大字銘記于心。但是他不知道,這也在馮勝的計算之中,他猜到藍玉也會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所以這四個字也是給他的一種警告。
……
馮勝一行人,經過了漫長的行程,終于到達了應天。朱元璋十分開心地先接見了納哈出。
納哈出一見到朱元璋便跪在地上,然后行禮。朱元璋滿臉堆笑地將他扶起。
“怎么樣,納哈出,我說過我們還會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