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從昆明到了應天,足足花了一個月有余。畢竟他們人多勢眾,不像三虎只是一人一馬,而且朱元璋還坐的馬車,自然時間要更久。
一進應天城,蔣瓛便大口地呼吸著應天的空氣。
“一走這么多天,我都快忘了應天的風是什么味了,不過好在這里還沒怎么變。”
朱元璋這次帶走的錦衣衛也都是應天本地人,他們離家這么長時間,也有些思鄉情懷了。但是朱元璋可不會給他們時間休息,因為在皇宮里,還有一件大事等著他去處理。
現在已經過了早朝的時分,所以朱元璋沒有去奉天殿,而是直接去了上書房。畢竟除了朝會,其余的時間里,太子朱標都會帶著一群大臣在這辦公。朱元璋推開上書房的門,發現朱標帶著一群大臣,正在一個沙盤前面合計著什么,一旁還有專人記錄著。
“怎么回事?到底發生什么了,把朕給叫回來了?”
朱元璋既然進了宮,自然就換上了象征身份的龍袍,走進上書房的時候,還不忘用手整理一下金冠。
“我不是跟您說了嗎,打仗的事情。”
朱標依舊在看著沙盤,都沒有抬頭看朱元璋,也沒有行禮。但是一旁的大臣們卻沒有他這么勇猛,見到闊別已久的皇帝回來,自然紛紛下跪磕頭。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臣們這一拜倒是給朱標整清醒了,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不是在跟親爹朱元璋說話,而是在跟洪武皇帝匯報。于是急忙也下跪叩首。
“父皇萬歲!兒臣不知父皇回宮,有失遠迎,還請父皇恕罪!”
“行了,別整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了,你那信上就一句話,邊疆有戰事,父皇請速歸。多一個字都懶得寫,你就不能把事情說完,結果讓朕這一路上輾轉反側,說說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標嘿嘿一笑。
“有些事情還是別寫太具體了,要不然就沒神秘感了,畢竟軍國大事還是得父皇做主嘛,兒臣還年輕,翅膀毛還沒長齊呢,打仗的事情還是做不了主。”
這倒不是朱標謙虛,他就算有心調動軍隊出征,也無能為力。畢竟現在大明的軍權還是在朱元璋身上,朱標雖然說德高望重,但是調動軍隊指揮戰爭還是得朱元璋拍板做決定。要是他也能調個幾十萬大軍,那他就不是太子,不是代理皇上了,完全就是皇上了。雖然朱元璋也經常想把這個權力賦予他……
“說正事,什么時候,在哪,誰敢囂張,準備怎么去打?”朱元璋這時候已經進入到了專業指揮的狀態,一言一行絕不拖泥帶水。
“啟稟皇上,北元太尉納哈出,本來是大元開國元勛木華黎的后代,現在率領著二十萬大軍盤踞遼東,虎視眈眈。他們控制了蒙古到朝鮮,還有女真駐地。對我大明北疆構成了很大威脅。按照之前的商議,我們一直派人去安撫招攬,但是這納哈出不僅拒絕我們的招撫,最近還屢屢侵犯我們大明疆土,其心昭然若揭。”兵部尚書對形勢最明了,自然也是他向朱元璋匯報。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氣,然后閉上了眼睛。
“這幫蒙古人還真是不知道疼啊!之前徐達和常遇春還沒把他們打怕是么?現在以為手里有一些散兵游勇,就敢跟咱大明叫板了?還納哈出,聽這個名字就不像什么好人!當真以為徐達死了,常遇春老了,我們大明就沒有可用之人了嗎!不就是區區二十萬人么,咱大明現在可是兵多糧足,能打仗的人何止百萬?既然他們想玩,那朕就陪他們玩玩!只是朕能打得起,十年八年也不是個問題,朕怕他們打不起,怕他們耽誤了放牧的時間!”
眾人哈哈一笑,畢竟朱元璋一向都是好戰分子,剛才那番話已經代表他們立場了。而眾位官員也覺得,朱元璋一回來,這大明才有了主心骨,不是朱標不夠優秀,實在是他老爹魅力太大。
“皇上,那您的意思就是打了?”
朱元璋一拍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