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年,徐達李文忠等眾將在外大勝而歸,班師回朝,朱元璋大喜,遂在朝堂上準備分封諸功臣,所以奉天殿外早早就聚集了一幫子大臣。
“郭大人,您知道您要封什么爵位么?”
“哎呀,這種事情,皇上不說我們上哪知道?”
“按郭大人的功績,最起碼不得是個侯爵啊!”
“哎!不敢妄言圣意,不敢妄言圣意!”
在眾人議論紛紛的時候,內侍突然出現。
“宣吾皇旨意,眾大臣入殿早朝!”
眾文臣武將魚貫入殿內,翹首以盼著朱元璋封賞。
“徐達,身先士卒,戰績卓越,特封為魏國公,官拜右丞相。”
“謝陛下!”徐達也有些錯愕,但是略一思索就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這是要用他去統轄這幫文官,不得不說,朱元璋這手確實是高明啊!
“李善長,起義至今,鞠躬盡瘁,勞苦功高。特封為韓國公,官拜左丞相!”
“謝陛下!”李善長急忙上前行禮,丞相這一職位他自然勢在必得。但是沒想到朱元璋還封徐達為右丞相。明代是以右為尊,這徐達自然算壓過他一頭,所以他的眼中也隱藏了些許情緒。
“常遇春,隨朕多年,勇猛無人可及,特封為鄭國公,官拜太子少傅!”
“謝陛下!”
不知道是有意無意,朱元璋冊封常遇春的時候,悄悄瞟了幾眼朱標,大概言外之意應該是,這以后可就是你的人了。
冊封進行的很快,沒多久所有的文臣武將便已經冊封完事了,朱標數了數,發現比他預想中多了兩個人,一個是劉伯溫,一個就是朱文正。看樣子這兩個人都是因為自己的原因才被冊封,上一世,這倆人可沒這待遇,這一世在朱標的努力下,朱文正倒是落得個好結果。至于劉伯溫,可能還是因為當初救治朱標的功勞更大一點。
“好了,這下所有的功臣都封完了,大家對封賞可有不滿的?”
下方諸位文武官員皆是苦笑,你朱元璋大皇帝是不是把我們這幫人都當成傻子了。咱這幫人就算對你的封賞不滿,咱還敢說出來么?嫌命長?
某種程度上,朱元璋這句話就好像在說:我話講完,誰贊成,誰反對?
誰要是真舉手高喊我反對,那就送你個滿門抄斬大禮包!
“既然沒問題的話,那這次封賞諸大臣就先到這。你們這些沒被封賞的小子也不用氣餒,咱以后肯定還是要封功臣的,你們還年輕,以后還有很多機會!”朱元璋笑呵呵地說著。
“好了,接下來咱還有一個重要的事要宣布!”
朱標瞳孔猛地一縮,難道……
“嘿嘿嘿,大伙都知道,咱兒子不少,所以咱就趁現在封了幾個兒子的王位吧,還有文正也該封一下,連帶著封地和俸祿的事兒,等這幾個皇子長得大一點了,就讓他們去地方上就藩,正好可以拱衛我大明疆土。”
近侍上前宣讀圣旨,除了朱標以外的九個皇子都被封為了親王,連帶著朱文正一共有十個人。只不過上一世,朱文正的靖江王是他兒子繼任的。當近侍讀到藩王的待遇時,滿座皆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