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臣們的意見不統一,皇上最后決定對陳平安不賞也不罰,事情就這么暫時擱置了。
“爵爺,你的嘉獎怎么還沒來啊?”陳平安不著急,牛大力倒是先急了。
“就你話多,練功去!”張海林一腳踹在他屁股上。
陳平安也沒指望朝廷馬上就給嘉獎,他此刻正忙得很。魚臺縣碼頭那邊堆了大量的鹽,這些鹽需要加工后才能賣得出去。
若是運回鹽場加工然后再運出去,除了增加成本之外也會拖慢速度。這些都是干凈的鹽粒,只需要研磨成分裝袋就可以了。
因此他決定,在碼頭附近建造了一個廠房,專門用來研磨和包裝。
“好啊,既然爵爺想干我肯定支持!”
這次批得特別的順利,陳家軍給魚臺縣幫了這么大的忙,縣令自然沒有理由拒絕,更何況爵爺本身就比他的地位高。
以往的研磨依靠的是傳統工藝,就是用石磨把鹽粒給磨碎。雖然石磨是用水車帶動的,節省了不少人力,可陳平安總覺得效率還是太低。
因為石磨有很多缺點,這東西連續轉的時間長了會發熱影響到鹽的口感,另外多多少少的會掉下來一點石屑。
若是用另外一種方法溶于水再煮干,則會浪費大量的煤炭。要是依靠太陽曬自然干,容易二次污染混入泥沙。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會二次結晶變成大粒鹽。
陳平安考慮了一下,決定在研磨的機器方面下工夫。他首先考慮到的,就是用鋼材制作研磨機。因為鋼材的耐磨性比石頭好得多,不但不容易損壞而且不太會污染鹽。
當然鋼材制作的研磨機,依靠的并不是互相之間的摩擦,而是用快速旋轉的刀片把鹽粒給打碎,破碎的效率比石磨高了幾十倍不止。
大型研磨機跟家庭用的那種小研磨機不同,鋼桶很大刀片也很大,帶動刀片所需要的力自然也很大。
旁邊就是洶涌澎湃冬季都不結冰的康河,等于是有了無窮的動力。陳平安當即決定,就在康河上架設水車。
“夫君,這水車可是咱們的秘密不怕被別人學去嗎?”董小宛好不容易盼到夫君回魚臺縣,恨不能天天纏著他。
“這本來也不是什么秘密,他們愿意學盡管學好了。”陳平安毫不在意地說道。
其實水車這種東西,早在比大康更早的朝代就有了,那個時候叫做水排,一般是用來將水運到更高的地方,也有用來帶動水舂來舂米的。
只是后來大康國只重視文章輕視匠人的手藝,導致很多技術都失傳了。
水車只是源動力,真正想要把這個動力利用到生產中,還需要很多相關的技術才行。如今為了能夠借用康河的水流作為動力,陳平安也就沒那么多顧忌了。
研磨廠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外面卻傳來了不好的消息。
“爵爺不好了,登州那邊有人得了豌豆瘡(天花病),怕是要傳到咱們這邊來了。”牛勝群慌慌張張的跑來說道。
“你們最近可有人去過登州?”陳平安聽到這里立馬嚴肅了起來。
“我……我們送貨去過那邊。”牛勝群低下頭小聲說道。
“趕緊的,把所有去過登州的人都隔離起來,也包括你。”陳平安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