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們干活兒的熱情高漲,就連重勞力們也不甘示弱,搬起石頭來渾身是勁兒。碼頭建設的速度很快,公寓樓也已經蓋好了基本框架。
“大家在加把勁兒,天冷之前一定要住進去。”陳平安一邊巡視一邊鼓勵道。
“放心吧爵爺,肯定沒問題的。”
通過大家干活兒的進度,陳平安也算是看明白了。前世那些樓蓋好幾年蓋不起來,純粹就是故意拖延工期。只要工人們賣力地干活兒,蓋樓其實也沒那么難。
眼下沒有什么機械化的設備,全靠人力搬抬蓋樓的速度照樣很快。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按照計劃接下來就該賣鹽賺大錢了,可偏偏這時候大康國發(fā)生了一件事情。
一名武官貪污了軍餉,下面的士兵因為吃不上飯就想要告發(fā)他。這名武官怕事情敗露,于是讓士兵們夜里到校場集合說給大家發(fā)軍餉,還特意強調了不要著甲。
一群士兵滿懷希望地到了校場,結果迎接他們的是亂箭齊發(fā),他們本來就餓得渾身無力,根本就沒有反抗的機會被當場射殺。
殺完了之后尸體被掩埋,但是人死了的事情并沒有上報,因為這位武官還可以留著他們這些人的名額吃空餉。
此事本來做得很隱秘,以為不會暴露。萬萬沒想到,這些士兵里有一個人命特別大。被射了好幾箭,又埋進了土里竟然沒有死,后來從土里爬出來把此事給捅了出去。
一石激起千層浪,反應最大的并不是朝廷,而是知道了此事的其他底層士兵們。他們過著刀口舔血的日子,隨時都要拿命去拼,卻經常被克扣軍餉。
一時間很多地區(qū)的士兵揭竿而起,直接組成了義軍造反。他們這么一造反,周圍一些生活不如意的人也跟著加入了進來。
這個國家的賦稅本來就逼得人喘不過氣來,大多窮人都活不下去了,干脆就站出來拼一拼。尤其是一些邊緣地區(qū),義軍的規(guī)模迅速擴大。
萊州府這邊的士兵倒是沒有人造反,可民眾們也組成了義軍,并且規(guī)模迅速地擴展到了四千多人,還有人也源源不斷地加入。
“怎么辦,聽說他們要攻打縣城了?!?/p>
“我怎么聽說他們說要攻打府衙??!”
“我家人還在城里呢,會不會受到連累啊?!?/p>
“我的家人也在城里啊,要不要把他們接過來。”
來陳平安封地做工的這些匠人們,大都是在掖縣城內有家室的人。他們在外面辛辛苦苦賺錢,就是為了讓家人過得好一些,萬萬沒想到有一天城內也會變得不安全。
萊州府那邊好歹有幾千人的軍隊駐扎,義軍就算是去了一時半會兒也打不進去。可縣丞這邊就十幾個衙役和幾名守衛(wèi),義軍要是去了肯定是橫掃。
鑒于這種情況陳平安直接宣布:“大家覺得不放心的,可以把家人接過來。不過你們也看到了,我們這里目前的住宿條件比較艱苦。”
“辛苦總比丟了命好!”
“沒錯,咱都把家人接過來吧?!?/p>
為此陳平安特意給大家放了一天假,還派了士兵和馬車護送他們前去接家人。
此時掖縣地界已經亂起來了,四處可見打砸搶燒的情況。所謂的義軍一開始可能是反對暴政的人,可隨著加入的人不斷增多性質就變了。
大家發(fā)現打砸搶燒來錢特別快,以前很多不敢做的事情都可以做了,于是人心就變了。
再加上一些馬賊、土匪趁機也加入了義軍,把整個方向都給帶偏了。他們一開始還只搶富商,后來連普通老百姓也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