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院子里的喇叭花開得正好,孟薇彎腰輕嗅,和煦的陽光灑在她身上,為她周身罩上一層光暈。
馮氏看著自家閨女,這世上的父母都覺得自己的兒女最好,她也這么覺得。
等瑩瑩再長一歲,就該給她相看人家了,不求女婿身世顯赫,只愿是個知冷知熱的好兒郎。
馮氏輕聲喚她:“瑩瑩。
”孟薇直起身子:“阿娘,什么事?”馮氏招手,帶她回廂房,悄悄從箱子里摸出一件東西。
孟薇打開一看,是一件蜜黃色的肚兜,上頭繡著灰色蟾蜍。
她忍不住笑起來:“阿娘,我又不是小孩子,這些貼身衣物我能自己縫,怎么還勞煩阿娘送我這個?”馮氏感慨,從前抱在懷里的奶娃娃如今已出落成大姑娘,還有了自己的紙攤。
她說:“是呀,一眨眼,你都長這么大了,但你是我閨女,別人家的兒女都有母親給他們縫蟾蜍肚兜,我的女兒也該有一個。
”老人們常說端午節(jié)時,小孩子穿上蟾蜍肚兜可以辟邪,于是馮氏每年都給孟薇做一件。
一年又一年,閨女長大了。
馮氏溫柔地撫過孟薇頭發(fā):“今日端午,你不是和蕊娘還有你二嬸約好,去給阿良助威嗎?是你二嬸來找你,還是你去找她?”孟薇這才想起時候不早了:“二嬸嬸說好來找我的,都這時候了也不見她來,還是我去找她吧。
”今天不止是端午節(jié),也是孟良正式成為龍舟鼓手的日子,為了這一天,他跟著族里長輩苦練了一年。
先前,孟薇和鄒氏答應(yīng)給他助威,祭神之后便是賽龍舟,可不能錯過時辰。
孟薇去了二房的院子,馮氏身邊的戚媽媽和她一起,今日人多,孟薇又生得貌美,馮氏怕她在外頭遇到拐子故而叫戚媽媽跟著。
丫鬟見孟薇來,忙道:“二姑娘,我們娘子去了老夫人那里,一直不見回來,我也擔(dān)心得很。
”她愁眉苦臉,不敢往下說。
孟薇知她怕什么,大抵又是祖母。
她趕忙往孟老夫人的院子去,剛走到院門外,便聽見祖母正在訓(xùn)話。
“你瞧瞧,你給我們娥娘繡的什么東西?這蟾蜍多兇?你要是不誠心就別送,送就送個好的。
人家說后娘心狠,還真說對了。
”孟薇心下一緊,連忙入內(nèi),就見鄒氏紅著眼圈,垂首立在孟老夫人跟前聽訓(xùn)。
孟娥抹著眼淚,一把搶過老夫人手里的肚兜,使勁摔在鄒氏跟前:“你占了我阿娘的位置,少在這里裝好人,我不稀罕你的破東西。
你滾!”鄒氏原本咬牙忍著,被她這樣一罵,也捂著臉哭起來。
怎么也想不到,這孩子的心根本捂不熱。
其實孟娥的親娘去世才三個月時,老夫人等不及二兒子服完一年喪期,便催著他續(xù)弦。
孟家二郎不像大郎孟士衡,他從小最聽老太太的話,于是喪妻六個月后,便聽老太太的安排娶了鄒氏進門。
鄒氏性子溫和,按說老夫人應(yīng)該滿意。
怪就怪在新婦過門了,老夫人又像待死去的兒媳那樣,看鄒氏橫豎不順眼,硬是把孟娥接去自己屋里照顧,日日對孩子說些后娘心狠的話。
這些大人的事情,孟薇身為小輩不好參合,但也不忍心眼二嬸嬸被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