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袁術稱帝稱的有點倉促,但是他們早有準備也不會被打個措手不及。
孔融也是,就算他們家小將軍略有些咄咄逼人,但是他孔文舉多大的人了?和小孩子計較什么?
再說了,他們倆起沖突責任在他們家小將軍嗎?分明是他孔文舉自己心xiong狹隘小肚雞腸見不得出彩的少年郎。
那么大的人了心生嫉恨就好好藏著,非得顯擺出來還倒打一耙,要不是他們小將軍心態好怕是當初從北海國回來就要找長輩哭訴。
結果可好,他們家小將軍大度的不在乎了,他孔融還在那里上躥下跳的搞事情,不知道他攛掇的人越多他們家小將軍的地盤就會越大嗎?
“先是徐州,再是揚州,下一個會是哪兒?”郭鬼才掰著手指頭算著,“劉表在荊州恩威并著,又開經立學愛民養士,下一個應該就輪到他了吧?”
北方已經沒有他孔文舉的容身之處,能供他選擇的只剩下一個荊州一個益州。如果不怕死的話,交州應該也行,就是活著回到中原的可能性不太大。
荀彧眉頭微蹙,沒管郭嘉的胡言亂語,而是將視線落到輿圖上的長江上,“奉孝,若劉表從江夏進攻,廬江郡守會如何應對?”
天下各路諸侯你打我我打你戰事沒停過,但是之前都是兩方或者三方之間有沖突,即便開戰也要找好理由再開戰。現在不需要特意找理由就能以討逆為名攻打袁術,劉表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雖說袁術沒能掌控整個揚州,但是揚州刺史陳溫已死,明面上他袁公路就是揚州之主,以討逆為由攻打揚州完全說得過去。
郭嘉眼珠子一轉,坐正身子,“劉表先前是不是上書朝廷告劉焉想造反?”
益州離的遠趕不上趟兒,劉焉對揚州的戰事估計也沒什么想法,但是荊州和益州挨邊,兩位劉姓州牧的相處可不怎么愉快。
他前不久得到消息,荊州別駕劉闔悄悄派人入益州去策反劉焉的部將。
別管他是怎么知道的,反正他就是能知道。
劉景升治理內政還行,但在軍事方面非常不行,他到荊州后同時和一方作戰尚且手忙腳亂,若后方要開戰則必然放棄摻和揚州之事。
再看江淮這邊,烏程侯在沛國屯兵已久早已磨刀霍霍向袁術,他不信袁術能在打徐州的同時安排重兵留守九江,大軍需要多久攻下九江不好說,但廬江有難一定能及時支援。
安心安心,有江東猛虎在肯定不會讓揚州改姓劉。
唔,不對,天下這會兒好像還都姓劉。
那沒事了。
……
徐州下邳,荀曄沒來得及忽悠他們家攸哥過來坐鎮,而是把青州的一大攤子留給靠譜的攸哥親自到徐州迎戰。
袁術先對他宣戰,都不用打著討逆平亂的旗號直接放開手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只是淮南的地勢和北方大不相同,打南邊水軍用的多,他手上騎兵步卒俱全,唯獨缺少水軍的建制。
現在打袁術勉強夠用,等將來戰場轉移到長江,再沒有水軍就不像話了。
北方人不習水性,硬要他們練習水上功夫有點強人所難,還是得從南方水鄉招兵才行。
荀小將軍捶捶腦袋,招來意氣風發的虎崽子發布任務,“江東子弟多才俊,伯符,有興趣去你父親那里虎口奪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