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冬天的天寒地凍,百姓寒暑不侵啊這時候種田?”李二陛下反駁了幾句,然后比豬豬陛下更加溫聲細氣,“小子,帶來的人手夠用嗎?府庫的錢糧夠用嗎?有不聽話的家伙主動撞上門嗎?殺雞儆猴了嗎?”
“青州多大點兒地兒,哪兒還有雞可殺?”豬豬陛下嘖了一聲,“救災如救火,最重要的是開倉賑災穩定民心,其他事情都往后放。”
眼看兩位阿飄又要吵起來,倒霉崽趕緊打斷他們自己上,“帶來的人手勉強夠用,府庫的錢財勉強夠用,不聽話的家伙已經掛去城門口風干了,賑災正在進行,民心暫時還算穩定,只等義父們過來給我當主心骨。”
他很緊張也很慌,但是在大家都很緊張都很慌的情況下不能讓人看出來他也緊張也很慌。
就像阿飄爹說的那樣,就算落下風也不能露怯,露怯就輸了。
對面是天災,別說他,就是阿飄爹們親自過來也是落下風。
青州這邊暫時還算安穩,可他的任務范圍是整個北方,那么大面積的災荒他的心態實在穩不下來。
荀曄有氣無力的趴在桌案上,眼巴巴的看著兩位經驗豐富的守護阿飄,“義父,我真的好慌。”
如果只有一年遭災也就算了,冬天再長也能熬到春天,可他們正好趕上小冰河時期,大概率接下來幾十年的冬天都好不哪兒去。
一年能堅持兩年能勉強,三年十年三十年呢?
二鳳爹當皇帝的時候是怎么支撐下來的?年年有災真的很容易自閉啊。
“冷靜,慌很正常。”應對天災經驗豐富的李二陛下安慰道,“系統任務不是說必須要你救下所有百姓,北方那么大,完全沒有傷亡是不可能的,盡人事聽天命,系統也不是全然不講道理。”
天災已經來了慌也沒用,他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減少損失,臭小子比他那兒還幸運點兒,能提前預知的天災總比突如其來的天災強。
豬豬陛下看了眼外面院子里的積雪,轉頭問道,“現在是什么時候了?快過年了嗎?”
“已經快出正月了。”荀曄慢吞吞坐起來,有氣無力的感嘆道,“孩兒活了那么多年,從來沒有過過這么沒有感覺的年。”
忙起來全都暈頭轉向,甚至都忘了還有過年這回事兒。
這次的寒災太嚴重,忙到忘了過年的肯定不止他們青州的官。
“快出正月了,也就是說離天氣變暖越來越近了。”豬豬陛下搓搓下巴,“此情此景,唐皇有何看法?”
李二陛下挑了挑眉,“你想讓崽干什么?”
劉豬豬咧嘴一笑,“‘要索命就索我的命,別索我百姓的命啊!’”
荀曄愣了一下,電光石火間對上豬豬陛下的腦回路,“您的意思是,開壇祭天?”
“作秀令人唾棄,但必要的作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用處。”豬豬陛下飄到傻崽跟前拍拍他的腦袋,“還好今年遇到的不是蝗災不用生吞蝗蟲,那玩意兒不干不凈吃了不一定有病,但是生吃還是怪惡心的。”
李二陛下干咳兩聲,一本正經的解釋道,“那不是作秀,乃是為了穩定民心。”
那年的蝗災發生在夏糧即將收割的五月份,鋪天蓋地的蝗蟲席卷關中,包括長安在內的京畿地區損失慘重,就算朝廷已經用最快的速度賑災救援也還是出現了饑民餓死的情況。
災情不是發生在別處,而是在天子腳下的京畿。連京畿一帶的災情都嚴重到民多餓死的地步,其他地方就算沒有被蝗災波及也是人心惶惶。
所謂誠心感動上天是不存在的,平心而論,所謂“自是蝗不復成災”是史官潤色恭維,生吃蝗蟲頒布大赦詔對緩解災情沒有任何用處,最重要的還是及時賑災。
可是誠心感動不了上天卻能感動他的百姓,只要百姓相信他能感動上天,民間就能迅速從災荒中恢復過來。
人活著最終的就是心氣兒,不管前面再苦再難,只要心氣兒在就都能熬過去。
熬過去,然后迎接下一次大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