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有先生?司馬相如《子虛賦》里的那個(gè)烏有先生?”荀小將軍嘴比腦子快,“伯父,您出家了?”
出家就好理解了,方外之士要斬?cái)嗉t塵,他們一大家子都是要斬?cái)嗟臓拷O,不給家里寫信太正常了。
可是為什么要出家啊?
荀愔哭笑不得,“并非出家,只是早年遇到過一位神神叨叨的方士,那人號稱曾于驚雷中得天書三卷,修煉幾十載頗有神通。伯父我不信鬼神,與其辯論又誰都說服不了誰,一氣之下便依他‘烏角先生’的名號取了個(gè)‘烏有先生’的諢名,取的正是司馬相如《子虛賦》中子虛烏有之意。”
什么神神鬼鬼的,都是子虛烏有。
挖呀挖呀挖
荀愔不信鬼神,
也不覺得世上真有縮地成寸、撒豆成兵之類的術(shù)法。
要是真的親眼看到解釋不了的場面,那就是方士糊弄人的障眼法,把秘訣教給他的話他也能游走世間忽悠人。
明五經(jīng)通六甲很正常,
讀書人從小到大學(xué)的都是這些,只要天分高年紀(jì)輕輕就能奇門遁甲無所不知天文地理無所不曉。
方士要研習(xí)金丹之術(shù),煉丹之前都要讀書認(rèn)字,
自稱通曉陰陽也就算了,
說能役使鬼神是不是吹過頭了?
你說你能役使鬼神,
倒是把鬼神喊出來轉(zhuǎn)兩圈啊。
左慈:……
總之就是,
荀伯伯吵架沒有敗也沒有勝,
反而被激起了一腔好勝心。
再然后,
再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兩個(gè)人都被激起了好勝心,那左慈原本在廬江境內(nèi)的天柱山修行,這些年則是挪到北海桑犢縣的覆甑山。
看看誰先說服誰!
荀曄陷入沉默,他知道人在氣頭上會(huì)失去理智,
但是沒想到伯父不回家的理由如此簡單粗暴。
他就再多問一句,伯父這是遇到了傳說中的“觀棋爛柯”了嗎?
話說觀棋爛柯是哪個(gè)年代的詞,
伯父能聽懂這個(gè)詞的意思嗎?
荀小將軍想了一下,
決定換個(gè)問法,“伯父,可是那位仙長帶您進(jìn)了仙境?天上一日地上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