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西北六十余里便是滏口陘,進入滏口陘便已經是太行山深處,深山老林本應杳無人煙,卻生生被這世道逼的隨處可聞人聲。
百姓過不下去落草為寇,然后成為以前最痛恨的賊寇劫掠其他百姓,如果袁本初和韓文節一樣對這種情況放任不管,循環往復下去冀州遲早大亂。
荀曄撐著臉說道,“袁本初好歹名氣在外,應該不會連這點都看不出來。”
就算那家伙不在乎山里有多少山賊,他總得在乎郡縣在籍的百姓。
山賊越多百姓越少,百姓越少能征的兵也越少,到時候打仗征不到兵良田無人耕種,堂堂州牧變成光桿司令,豈是一個慘字了得。
額,情況好像有點像他們并州。
荀曄歪歪腦袋,然后趕緊把既視感甩出去。
雖然他們并州剛開始起步的時候很慘,但是他們有自知之明,能上下一心往好的方向努力,不像隔壁袁老板守著寶藏也不珍惜。
他沒有嫉妒,他才沒有嫉妒,不就是大漢十三州中最適合成就帝業的地方,他們并州努努力也不差。
二鳳爹是太原起家,始皇爹是關中起家,也沒影響他們哇呀呀大殺四方。
區區冀州,哼。
荀小將軍心里酸的不行,明面上還假裝一點兒都不在乎。
越想越酸,換個話題。
阿爹和叔父們去冀州之前一直擔心他適應不了外面的世界,其實也沒什么不好適應的,看看他現在的成就就知道他適應的不得了。
他!荀明光!大漢寧朔將軍!十七歲功封苑陵侯!
嗚呼,如此優秀,不愧是他。
兵不血刃啊
連曹操曹老板最初的理想都是“為國家討賊立功以封侯作征西將軍”,
可見封侯拜將是絕大多數人的終極目標。
不過荀曄上輩子接受的教育和封侯拜將完全不沾邊兒,這輩子他爹自己就是拒絕朝廷征辟的隱士,自然也不會教他怎么為朝廷賣命,
所以他得了個爵位后第一反應就是能在親爹面前嘚瑟幾句。
主要他覺得他這個爵位是用來湊數的,如果不是因為姓荀,事情結束后朝廷頂多給他個不知品級的將軍當當。
上頭有人好辦事,
就算他們家叔祖什么都不說,
天子看在他們家叔祖的面子上也會對他另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