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蓮女再次見到楊崢的時候,是在去縣城的路上。
因為大伯一家不回熊嶺村來了,所以三叔要將糧食馱著送縣城去,這是大伯一家子過冬的糧食。
因為馱了兩車的糧食,光是三叔徐豐樵一個趕車不太安全,所以徐猛虎也跟著坐鎮,正好他積攢了不少皮料要拿到縣城去賣。
在縣城能賣得價格更高一點。
徐蓮女自然也來湊這個熱鬧啦,來之前她死纏爛打跟阿爹要了三十兩銀子,這是她買金鐲子的錢,
徐豐收肉疼不已,但是這是他答應的,也不好不講信用,只是一味地交代徐蓮女要把錢藏好了,可別掉了或者讓人搶了。
不過嘛,徐蓮女并不打算買金鐲子,而是直接買金子。
亂世金更貴,尤其是災年,從明年開始金價就該飛漲了,金首飾有手工費,不如金錠子實惠。
而且她都有一只金鐲子了,買那么多干嘛?
再有就是,這些日子以來她跑山撿了三大框的藥材,在縣城也能稍稍賣得更貴一點,賣的錢一部分買金子,一部分買物資,剩下的就攢起來。
但是她萬萬沒想到,這剛一進了山路,就碰上了楊崢?
準確地說,是王屠子用驢車馱著楊崢,楊崢坐在板車后面,面無表情地望著遠方,當看到徐蓮女的時候,他的眼中泛起一絲波瀾,但很快平淡下去,
如果徐蓮女沒有轉性,父親也就不會死了。
他想。
徐蓮女的心里犯了嘀咕,他們這是干什么去?
“樵子,你這是給秀才公家里送糧食去啊?”
王屠子打眼一看就知道徐豐樵是去縣城給徐豐年送糧食去的,十里八村誰不知道徐家出了個秀才公?
所以大伙都用‘秀才公’三個字代替徐豐年的名字。
徐豐樵笑了聲,“是啊,王哥這是去哪?。俊?/p>
“我去鎮上買書去!”
王屠子的嗓門很大。
“好好的買書干什么?”徐豐樵問。
王屠子的語氣驕傲,“給家里孩子讀書唄,我們家以后也有秀才公了……”
通過王屠子的講述,徐蓮女大致拼出來了事情的經過。
王胖丫找到機會溜進了養豬場,也不知道楊崢給她說了什么,王胖丫回去就勸王屠子夫婦倆讓弟弟讀書。
要知道王屠子是不供兒子讀書的,他就只想把兒子培養成他的接班人,能認識幾個字就行,以后就養豬,當村長。
別說是家里有條件的王屠子,就是整個豕腳村也沒有供讀書郎的,大山里的村民沒有這么高的覺悟。
原本王屠子夫婦倆并不同意,因為上學堂太貴,家里損失個勞動力不說,而且花那么多錢不一定能供出個讀書人,就是鎮上的學堂,幾年能出一個秀才已經很了不得了。
這是一個投入本錢太多,還不一定有收獲的生意,所以王屠子才不干。
但是王胖丫又勸了,誰讓今年運氣好,家里來了幾個從盛京來的罪奴呢,一個個全是文化人,只要給口飯吃,讓他們怎么教就能怎么教。
王屠子這才動了心思,反正就只需要給飯吃就行,可福嬸起先并沒同意,后來還是王家老頭子聽說了這件事,拍板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