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皇子的生母,淑妃余氏,于六月十七病逝。
追封貴妃,依制下葬,謚號慎。
因淑慎貴妃生前崇道,皇帝特令于太平觀停靈三日,觀中道士需誦經不輟。
掌觀送走前來傳旨的內官,特意叮囑蘇清方:這幾日若無要事,最好不要去前殿。
蘇清方頷首應好,望著已被素白籠罩的老君殿,心中油然生起一股悵然。
兩個月前的千秋宴上,蘇清方遠遠見過淑妃一眼,雖不真切,也知是個三十不到的年輕女子,不想再見已是棺槨白骨。
果真世事無常,生死難料。
為操辦淑慎貴妃的法事,太平觀中的女冠分成了三批,輪番值守,日夜不停地焚香念經。
但這其中不包括妙善。
因著妙善的戒牒不在太平觀,嚴格來講不算太平觀的坤道,更像寄居,是以太平觀中諸般事宜,妙善都可以不參加。
三清鈴叮當,往生咒悠長,綿綿不絕于耳。
說來也怪,明明是祝頌的經文,聽來卻莫名厭躁,蘇清方一點抄經的心思也沒有,也睡不著。
她獨自靠坐在窗邊案前,透過荷花池,遠遠望著燈火通明的道場,驀然憶起三年前父親的法事。
也是這樣鬧哄哄。
可能因為天底下的喪禮法事,無論南北,都大同小異吧。
蘇清方看得眼睛干澀,起身正欲就寢,忽聞得一陣細碎的泣聲,隱在喧嚷的誦經聲中,不甚明晰。
蘇清方奇怪,循聲找去,竟在荷花池邊的臺階上,發現一個蹲縮著的小孩兒,正在掩面啜泣。
“你是誰家的孩子,怎么在這里哭?”蘇清方步下臺階,提燈一照,映出男孩通紅浮腫的眼眶,也不過四五歲,心中一揪。
似是因為被發現,男孩兒慌忙抹掉眼角的眼淚,可根本止不住,淚珠這邊擦完那邊滾,眨眼就shi了衣袖,口中還在逞強:“我沒哭……母妃說……母妃說男子漢不可以哭的……”真的是十二皇子李昕,一個人躲在這里垂淚。
蘇清方蹲下身子,和他坐到同一級臺階上,放下燈,扯出絹子給他,安慰道:“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男子漢也可以哭。
我父親去世的時候,我弟弟就一直在哭。
”蘇邕突發心疾去世時,潤平還只有十三歲,母親也病弱,蘇清方倒成了最沒淚的那個。
蘇鴻文還借機指責她冷心冷肺。
縮坐的李昕聽了,突然情緒失控般大聲嚎了起來,又或終于找到一個宣泄的出口,“母妃……母妃歿了……明明之前……還好好的……我好怕……”蘇清方輕輕拍著李昕的背,“別怕。
死去的人會變成天上的星星,一直守護我們的。
”“真的……真的嗎?”李昕哽咽問。
“真的呀,”蘇清方指著天上,“你聽過牛郎織女的故事嗎?他們就變成了星星。
”“可天上……那么多星星,哪一顆……哪一顆是我母妃呢?”蘇清方想了想,說:“要很厲害的占星師,才可以認出每個星星的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