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贗品給皇后,和推太子落水比起來,還真說不準哪件事更嚴重。
蘇清方隨楊少夫人步入書房,立于傳說中的《雪霽帖》前,面對楊少夫人期待所問的“如何”,一時也不知道該怎么作答。
若是真跡,夸就完了,實在不會講花里胡哨的好聽話,也可以點頭妙妙妙;可對著一幅偽作,能說的只有一句“假的”。
蘇清方歪頭,似在仔細品賞,實則心里在糾結如何開口。
“少夫人——”于時,一個老仆微躬著腰趨步進來,稟道:“老爺和太子殿下正在棣華堂,欲看《雪霽帖》,命老奴來取。
”太子也要看?一旁的蘇清方心道不好。
此事恐怕會越拖越多枝節,別到時候不好收場。
眼見楊少夫人已將卷軸妥帖收好,就要交出,蘇清方再顧不得委婉,悄悄附到楊少夫人耳邊,直言相告。
楊少夫人臉色驟變,一把拉住蘇清方的手,沉聲道:“你隨我來。
”棣華堂內,御史楊璋與太子李羨相與對坐,正在有一句沒一句敘話。
太子隨口提了一句《雪霽帖》,楊璋立時便差了身邊老奴去取。
不過片刻,老奴去而復返,卻是兩手空空,神色緊張地貼到楊璋耳畔回稟其中情況。
“字是假的?”楊璋驚愕出聲,速速擺了擺手,急急命令道,“叫她們進來!”已在外等候的楊少夫人領著蘇清方進入堂室,正要欠身,上座的楊璋迫不及待開口問:“蘇姑娘,你說這幅《雪霽帖》是假的?可有憑證?”下方的蘇清方迎上楊璋審視的視線,余光瞥見旁側的李羨。
李羨亦斜睨了她一眼,隨即舉杯啜了一口茶,一副閑適淡然的樣子。
面前亦擺著冰片魚膾,只夾了一片,還余一大半在碟中。
收到贗作這種事,當著作為外人的太子的面談論,真的好嗎?隨后又想明白,主人請客人賞玩寶物卻突然拿不出手,總要有個理由。
于是蘇清方也沒什么忌諱,坦然點頭道:“趙逸飛本為齊郡人氏,卻因為北方胡族肆虐、朝廷羸弱,不得已南渡,一心想回歸桑梓,是故只用桑皮青檀紙,以明心志。
桑檀紙質地偏黃偏硬,還會有桑皮細紋。
而大人這幅字,用的卻是更常見的稻檀紙。
”楊璋聞言,當即命人將卷軸展開,貼近細看,果然見到融在紙中的纖細米色稻草絲。
蘇清方接著說:“再者,《雪霽帖》乃趙逸飛晚年所作,筆觸舉重若輕,揮灑自如,已入神境。
但這一篇,細節處仍可見遲疑,尤其是第一個字的第一筆,而牽絲帶縷處,又稍顯刻意。
雖然筆法也很老練,但和真跡比起來,還是相差遠矣,當是臨摹之作。
”楊璋聽罷,捋須長嘆,轉向身旁的太子,面帶赧然,“老夫眼拙,誤將魚目當珍珠,讓殿下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