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無夷決定帶百姓暫時撤退,
甚至連著房屋、田地一齊帶走,眾人神并不意外。敖丙連著飛了兩個日夜,方才找到了無主的大山,用龍爪削掉了它的山峰憑空造出一片平地。
如此,讓百姓們短時間內在此安居即可。等大戰終了,再將所有房屋、田地等移回界碑關。
無夷則先是前去五莊觀求見鎮元子,借用他的法寶地書,正巧又撞見神農人皇已能自由出入火云洞。鎮元子自是不會拒絕送上門的功德,極為爽快地將地書借給無夷。
天時地利盡皆齊備,無夷便通過地書撬動地脈,施法將整個界碑關下的巖石薄薄削下一層。無夷以準圣修為駕馭地書,顯得游刃有余,并不似從前那般費時費力。
看得敖丙有些唏噓,既有驕傲高興,又有世事莫測之感。
一切準備就緒之后,無夷趁夜色施展入夢之術,告知關內百姓自己會暫時將他們遷移至安全地帶,待戰后再將他們遷回。關內百姓看著關前懸著的四劍本就日夜憂心,神仙們再吹噓能保界碑關不破他們也不相信。
界碑關是破不了,他們的小命兒怕是早就沒了。
因而見河神顯靈救命,均是感激涕零,恨不得現在就趕緊離開界碑關。無夷未出言安慰,見他們并無抵觸之后便出夢,趁夜色與一眾人神合力將已被切割下的巖石抬起,準備搬到敖丙預先造好的平地。
是夜,一陣轟隆聲之后,只見整個界碑關都飛在天上,下面綴著點點流光。
夜色中無法安眠的武王瞪大眼睛看著界碑關飛走,指著遠去的流光半晌說不出話來。他知道神力可移山填海,但可沒聽說過神力也能帶著界碑關飛走啊!
他們是瀟灑地走了,那他成王后這界碑關還會回來嗎?不過說不定圣人一走,人神們就又把界碑關搬回來了,也不妨礙他們收整界碑關。
武王對河神心向往之,回營帳之后又拈香祝禱,渴望得到河神的回應。更希望河神能被他打動,保佑他們西周千秋萬代。
這樣大的動靜自然也瞞不過兩軍的仙人,但人神不過是帶著百姓暫且離開這個是非之地而已,他們也沒必要去攔。更別提人神擅長越階作戰不是秘密,他們可攔不住已是準圣的河神。
因而都當沒看到,頂多奇怪鎮元子大仙跟人族的關系可真好,連地書這樣的法寶都能借出去,還一借就是兩次。
無夷壓根不想理會這些給他額外增加工作量的仙人,帶著界碑關安頓下來。
山上無水,便干脆用神力將山腳下的河流懸空提起,供百姓們打水生活。百姓無法下山,就讓山神和土地在山上挖了臺階,讓他們有機會與外界接觸。
安頓好這里,無夷與敖丙又趕回界碑關,遠遠觀望著界碑關的戰況。明知可能會有四五個圣人在場,他們連水鏡也未曾用,免得冒犯了哪位圣人。
元始天尊先到場,只是他往對面一看,卻發現界碑關外城墻尚好,內里卻空無一物,只剩一個大坑。殷商駐軍都在營帳,無人去管那深坑。?
他看向燃燈,燃燈連忙道:“老師,城中人神懼怕破陣之威危害百姓,連夜帶著整個界碑關離開了。只怕我們破陣之后,他們才會回來。”
昨日尚不覺得,今日此言說出口方覺百姓懼他們如猛虎,一時臉漲得通紅。早知道昨日就攔下他們,也不至于現在這般尷尬。
天尊一默,雖然有些打臉,但想起河神一貫的做派也知他并無別的心思。何況這不僅是不信他,截教誓要守護殷商,可殷商的百姓竟也不買賬,只顧著逃命,不知通天來此之后會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