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已經十一歲,個子卻很小,更像是八九歲的樣子。
于卿兒的小組成員一共三人,于卿兒、羊丹雪以及四十多歲的老演員孟景勝,孟景勝年齡最大,大家都叫他孟哥,他是于卿兒小組的組長。
羊丹雪擅長在鏡頭前表現,看到幫扶學生張小花,她顯得尤為熱情,女孩個子不高,羊丹雪半蹲下來和對方說話,看到女孩臉上有黑灰,她親昵地用手給對方擦干凈。
組長孟景勝也挺關心女孩,問了女孩很多問題,你父母在家嗎?他們在哪里工作?身后背著的孩子是誰?為什么不想讀書?如果哥哥姐姐能幫你你還愿意繼續讀書嗎?
女孩有些怯生,尤其還要面對節目組的攝像頭,眼前還都是光鮮亮麗的大人,她幾乎是問什么答什么,也不多說話,可能害怕自己說錯,眼神局促又無辜。
于卿兒站在一旁看著,沒去參與和小女孩的互動,等羊丹雪和孟景勝在鏡頭前攢夠了觀眾緣,打算去小女孩家里看看家庭狀況,于卿兒便從衣兜里拿出一條巧克力,安靜遞給小女孩,然后揉了揉對方柔軟的發頂。
于卿兒以前有些厭世,但自從去了聶家,她整個人平和了許多,不再討厭身邊每一個人,她記得自己八九歲的時候最喜歡吃巧克力,所以她把自己的巧克力給了小女孩。
小女孩接過巧克力,仰著頭,有些喜出望外。
然而于卿兒太漂亮了,女孩不敢說話,便是小心翼翼拿著巧克力,對著手里的東西又是好奇又饞嘴,這個東西她之前在學校電視里見過,是吃的。
女孩家里一共四個孩子,張小花是長姐,身后用背帶背的孩子是家里最小的弟弟,父親在外面工作,一年僅回來兩三次,母親腿腳殘疾,行動不便,于是照顧弟弟妹妹的擔子便落在了長姐張小花的身上。
女孩家里條件很不好,破舊的平瓦房,家里沒一樣值錢的東西,破鞋子舊衣服隨處可見。
羊丹雪去跟張小花的母親說話,節目組的跟拍小哥也扛著攝影機跟上前,可惜女孩母親不擅長普通話,溝通相當困難,兩個人基本上是雞同鴨講。
了解幫扶學生的基本情況后,所有人
籌集善款山馬市是一線城市,人們……
山馬市是一線城市,人們生活水平很高,同時也更注重生活的美學價值。
于卿兒畫畫雖然快,但線條以及紋理的創造卻十分流暢獨特,色彩的搭配、層次和表現力也近乎滿分,整體視覺效果極具沖擊力。
不同畫家有不同的繪畫風格,繪畫呈現出的效果也和畫家本人的性格息息相關。
于卿兒性格熱烈,張揚肆意,想法天馬行空,以致于她的畫也格外奔放獨特。
唯獨那張情侶畫,她想象的是她與聶堯的場景,內心是安寧的,所以筆觸也溫柔細膩一些。
一開始有人出價一千要買走那幅情侶畫,見于卿兒不答應,價格慢慢從一千漲到了六千,于卿兒還是不賣。
等她畫完最后一幅抽象畫,她指著情侶畫道:“這一幅畫不賣,其他三幅畫落日黃昏五千,花與花瓶三千,這幅抽象畫是兩千,有人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