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住。”戰得正酣,三丐那邊領頭的老丐突地收勢退開,眼角輕輕地向林中瞄了瞄。林中之人知那丐已發覺了自己蹤跡,不欲再戰下去,雖說若論武功,以那老丐功力,場中再加一人他也多半不懼,但事情愈鬧愈大,總不是個收場。
只見那老丐向著收手的四人一聲冶笑,睥睨橫目,聲音頗帶不盾之意,“此是老夫與他之事,你等旁人胡亂插手,未免過分了。何況以你等武功,要勝老夫難比登天,想保也保不住人,何不雙方罷手,將人送交老夫,之后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行我的獨木橋,勝過在這邊糾纏不休?老夫盛和以賢丐之名起誓,而后絕不追究,如何?”
聽得盛和之名,不只場中幾人撇了撇嘴,連林中那人心中也微覺可笑。那盛和雖非面目可憎之人,面目還稱得上端正,但一雙眼兒卻滴溜溜地轉著,全沒一分年高德劭之人的莊重,他那“賢丐”之名不過是自言自褒,江湖中人講到他時,叫的都是“邪丐”。
此人雖在丐幫之中,卻沒沾得半點正氣,心胸褊狹、睚皆必報不算,更出名的是人邪心邪,好色貪財、無所不取,只是做事干凈,往往不留痕跡。雖說江湖中不少疑案都懷疑與此人有關,卻至今無人捉得住他痛腳;加上先前丐幫幫主趙如與他是姨表兄弟,雖說身為丐幫之主,尚不至徇私枉法,可處置上難免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規勸之意遠過嚴懲之心,這才令他逍遙至今。武林中人人均知,若那幾件疑案證實與盛和有關,別說正道中人群起攻之,就連丐幫趙如也護他不住,未必不會主動清理門戶。
這人最出名的還不只此,畢竟雖是人人言之鑿鑿,但種種邪事總沒有證據,即便人言可畏,倒還下至于因此歸他罪責;但盛和那有仇必報、下擇手段的脾性,武林之中卻是人盡皆知,若被人拂逆其意,除非對方后臺太硬,如少林、武當等名門正派,又或官府中人、皇族子弟,就連丐幫也惹之不起,否則要他事后不追究,那可真是太陽要打西邊出來了!
不過細看那重創的老丐,身上傷處雖不多,可內行人一看便知,挨的都是重手,顯然盛和有殺人之意。林中之人不由微微皺眉,這盛和雖是肆無忌憚,為惡遠多過行善,但丐幫乃是他的保護傘避風港,偏偏對本幫之人痛下殺手,卻是犯了丐幫大忌,若真讓那丐回到幫中說明此事,怕趙如也要清理門戶,以正幫規!究竟是什么樣的理由,讓盛和不顧一切,非下重手殺人不可?
“若是單屬閣下之事,我等自不應插手,”那空手之人向鐵簫一擺,正想說話的人打了個手勢,示意他噤聲,這才轉回頭來望向盛和,語聲雖是平和,手上架勢卻是不敢有須臾放松,一副深怕盛和乘機發難的模樣,明攏著的戒備之意一點都沒有收斂的意思,“只是這位前輩乃丐幫中人,劉明劉前輩的名頭俠義道中人盡皆知,在下與劉前輩曾有數面之緣,雖稱不上忘年之交,卻也頗為傾慕,他既傷得不輕,我等俠義道中人既見著了,理應將他送回丐幫,交趙幫主照顧;閣下兒同門受傷,非但沒出手相助,反面言笑欺凌,甚至想下殺手,這……倒真令人不明白了。”
這話一出,平淡之中暗藏機鋒,反刺了盛和一道,不只那鐵簫客,連正自戒備的二女也不由為之一笑;而盛和這邊聽到對方不只不交人,反而出言譏嘲,眼角微微抽動,顯是氣火已旺,旁邊的二丐更已忍不住出言喝罵。丐幫混跡市井,幫中又有幾人是文雅儒生?這一出口大罵自不會有什么好話,另一邊二女不曾聽過此等言語,都要好生想一下才聽得懂對方言辭中輕侮之意,不由氣得臉都漲紅了,那鐵簫客也氣得手上微顫,若非忌憚對手武功高明,怕是早要忍不住動手。
反而那空手之人也不知是修養極佳,還是忍得住氣,面上微笑的神色猶自不變,一雙眼兒鷹隼般地盯著盛和面上手上,隨時戒備他要動手,那模樣令盛和便怒也不想輕易動手。
打破這僵持局面的是那負傷老丐的一聲痛哼,雖是痛楚猶在卻已清醒,那一聲聽得盛和面色大變,與另外兩丐不約而同地上前出手,出手狠辣猶勝方才;四人若非早巳備著動手,又兼心中氣對方言語不加檢點,怒忿之下出手多了三分激憤,只怕還真撐不住對方的進擊。
但狂風不終朝、驟雨不保夕,一怒之下的手上加力來得快去得也快,雙方功力終有高下,不一會兒四人這邊已是連連敗退,若非原本照看著老丐的女子見事已不偕,連忙拔劍加入戰圈,恰恰抵住對手,合五人之力勉強拼了個平手;只守不攻之下,盛和等人雖是殺招連連,功力又勝對方一籌,但心急之下,一時間卻是攻不破對方的防御。
見五人這邊雖是勉強守住陣腳,卻是只守不攻才能勉力抗住對方連番殺手,林中之人不由起了義憤之心。這出該怪盛和這邪丐名聲實在太差,旁人一聞其名,腦中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一個獐頭鼠目的惡人形象,接下來便是此人的種種劣跡,即使沒有見到那倒地老丐喘息掙命的可憐樣兒,也不會笨到真信了盛和之言。
只是林中之人心知自己的武功縱然勝過那五人任何一人,限于年紀成就也是有限,無論如何也難與盛相此等高手比肩,他所長的劍法要派上用場,就得看準時機,一擊就得迫得盛相反身自衛,否則別說解圍,就連自己搭了進去,也未必吃得清盛和的猛擊。
盛和手中木棒杖風虎虎,裝出來的靈巧盡去,幾全是重兵器硬打硬架的戰法。一方面他所學本非靈巧制敵的手段,主因也是他心急;倒地的劉明雖是傷重難起,但聽他呼吸愈漸漫長調勻,顯然功力絕不弱于盛和,若他強撐著起身動手,盛和一方怕是難占上風,是以功力催發愈疾。那空手之人拳掌功夫雖是不弱,但內勁修為卻輸盛和兩籌,硬接下絕非對手,偏生又得護著身后伏地不起的劉明,不能以輕身功夫與盛相游斗,一時之間只有招架之功,全無反擊之力。
林中之人瞧準了機會,一聲冷斥,人已從林中竄出,手中長劍直迫盛和后心;招式末至劍風先到,銳鋒帶起風聲,頗有先聲奪人之功。本來盛和雖知林中有人,但他絕不能留劉明活命,見劉明竟漸漸醒轉,知下能再有所拖延,是以下手全然不留余地,否則他的對手雖是年輕也是個好手,要勝的干凈利落還真是不易,更別說一個不慎還有可能倒繃孩兒!他正自攻得那人毫無喘息之機,眼見就快要突破防線,能對劉明出手的當兒,卻沒想到林中之人竟在這要命時機出手!
原本盛和還想運氣于背,硬接背后那人一招,借力猛攻,先全力破去眼前強敵,突破敵方防線殺了劉明再說,沒想到背后劍風凜冽,來人不只用的是劍非掌,兼且功力不弱,盛和功力再怎么高明,修的終不是金鐘罩鐵布衫等硬功夫,絕對是接不下長劍一擊的。
他也是決斷之人,眼見局勢不利,左掌一揚震退面前那人半步,右棒回收硬是擋開了來人雷霆一擊,一聲呼嘯已退離了戰場;另外二丐沒想到情勢轉變如此之快,正欲一同退離,沒想到劉明的呼聲卻在此時傳了過來,“別……別讓他們走了……盛和他……暗算幫主,意圖殺人滅口、自立為主,這兩人便是見證!”
本來當盛和退離,余下二丐武功雖勝對手,相去卻不太多,空手那人雖說因著強敵已去,一時松了口氣下來,只覺渾身無力還沒法加入戰圈,但余下四人并力同心,一時脫不開身,逃脫的時機稍縱即逝,加上襲擊盛和身后那人見正主已退,長劍變化連綿,已向二丐身后遞至。
眾寡懸殊、腹背受敵,加上眼見大勢已去,一心只想退離,此消彼長之下氣勢更輸了一截,雖說眾人聽得劉明之言,知這二丐乃重要人證,手上下使殺招,二丐仍是無法逃脫,終于分別落敗破擒。
見二丐被擒,劉明松了口氣,原本坐起的身子竟又搖搖欲墜,幸得原本照看著他的女子距離最近,及時扶住了他,才沒倒下地去。他微喘之中,看著眾人點了二丐穴道走了過來,雖是起身不得,仍沒忘了禮數,作了個四方揖,差點沒因此牽動傷勢,又自嗆咳起來。
扶著他的女子趕忙輕撫著劉明的背,只見這女子面目較黑,雖不似中原女子所喜的白皙如雪,卻格外百股健康的活力,加上扶助劉明時溫柔輕巧,溫和之處使得原只七分姿色化成了十足的美人。細細看處那古銅色的肌膚,竟透出一絲嬌美,“多謝諸位仗義,劉明在此先行謝過了……先幫主在天有靈,必也感念諸位相助,才不至于冤沉大海……劉明重傷在身,禮數不周之處,還請諸位少俠俠女原宥……”
“不敢當,在下先前幾次受前輩相助,提攜之恩不敢或忘,此次能來得及相助,也是緣分所致,劉前輩無須客氣,”空手之人對著劉明一揖還禮,這才轉頭望向出手支援的林中之人,只見他面目清秀俊雅,英挺之中還帶三分柔和,一身青衣雖不華貴,卻襯出了雅致氣質,顯然非是凡品,一見便令人有種親近之念;自然他也不會忘了先前仗義相助的三女,只見他向著眾人二揖禮,全不敢有缺禮數,“在下顏君斗,這位是在下義弟,姓朱名華沁,不知諸位高姓大名?”
“在下高典靜。”三女中看似最長的一人還了禮,方才激戰中雖是劍勢縱橫,但此刻長劍回鞘,卻似變了個人,說不出的典雅文靜,容色雖也嬌媚,難得的卻是雖然身具武功,卻百種高貴典雅的溫柔氣質,若非知她身具武功,換了個地方、換了個裝扮,還真會以為是宮廷中的貴人出宮暗訪呢!
“這位是在下師妹香馨如,那邊扶著前輩的,則是小師妹顧若夢。我等原本奉師父之命要上回元嶺探訪師父一位故人,沒想到半路卻遇上方才那盛和擊傷這位前輩,還要苦苦逼殺,這才出手相助,沒想到他們武功如此高明。典靜習藝不精,遠非其敵,若非顏兄與朱兄及時出手,又有這位兄臺相助,只怕劉前輩難保,此次救援之功,還當算在三位少俠身上。”
轉過頭來,卻見那青衣人不言不語,一雙眼兒盯在顏君斗身上,目光火熱得像是要把人給燒起來。顏君斗容貌輪廓果然與顏設肖似,只是年輕得多,也俊秀得多,加上身軀偉岸,看起來就比顏設來得順眼,可心中那火仍是難止難息,好半晌才開了口,話卻是一個字一個字吐了出來,像是光要這般平靜說話,都得花了青衣人不少心力,“顏君斗?可是虎門三煞門下弟子?”
“這……在下確是虎門三煞門下,”心知老父和其結義兄妹行事也太過分,在武林中多敵少友,這原就是顏君斗出武林之后最常遇上的狀況,冷言冷語從沒停過,就連初識那劉明之時,也一樣受他冷眼,因為幾次契機,讓劉明親眼見識到他與顏設等人作風不同,觀點這才改丁過來。
現在聽此人之語,想來他該也與虎門三煞有所恩怨,顏君斗心下暗嘆,冷嘲熱諷他都已經習以為常了,只希望別因此化友為敵才是,“三煞中的二煞顏設乃是家嚴,另兩位是家嚴的結義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