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川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么。
于是,他找到了鳳三娘,希望能給山寨里的孩子們教書識字。
鳳三娘沉吟片刻,點頭同意了。
于是,一間簡陋的學堂出現在黑風寨里,一塊破木板上,被陳平川用黑炭寫了四個大字:“希望小學”。
起初,沒有人送孩子來學習。
一是因為他們還不信任陳平川,二是他們認為,窮人讀書沒用。
陳平川挨家挨戶,敲門宣傳,知識改變命運,落后就要挨打。
聽進去的人少,趕他走的人多。
陳平川也不氣餒,他知道,這是一件艱巨漫長的工作。
畢竟,人的偏見是一座無法逾越的大山……
陳平川做的事情,被鳳三娘看在眼里,她覺得這小子挺有趣的,想看他什么時候放棄。
結果,一個多月過去了,陳平川還在說服那些孩子的家長,讓他們把孩子送來學習。
但,依舊沒有人來。
“該放棄了吧?”鳳三娘端著茶杯,透過窗戶看到陳平川被人趕出來,心里想著。
結果,陳平川又拐進了第二家……
功夫不負有心人,陳平川終于收到了第一個學生,是山寨里的十歲孤兒,巧妹。
“我,我想跟你讀書……”
巧妹怯生生地站在門口,對陳平川說道。
陳平川從她瘦弱的身上,看到了妹妹陳平玉的影子。
他回過神,高興地將巧妹叫進來,給她準備了一支自己制作的“筆”,然后教她寫自己的名字。
就這樣,巧妹開始跟著陳平川讀書識字,平日,她也會幫陳平川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日,巧妹看到他的衣衫被粗糙的木樁磨破了,便主動捧著一個針線籃子,用一雙滿是裂口的小手,一針一線,笨拙地幫他縫補。
那針腳歪歪扭扭,卻比世上任何錦繡都更溫暖。
“我娘說,讀書很有用,讓我以后也去讀書。”她小聲地念叨著,“可惜后來,我娘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