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能去,那不能去,你的意思是陛下現在還在海上飄著?”
如果周拔不說,薛云還真不知道情況有這么復雜。
本以為魏帝從鹿津乘船逃走后便能一路海闊天空。
誰曾想最后連登陸上岸的地方都難以抉擇。
東海城有盜匪宗派作亂,瑯琊連云是謀反的楚王地盤。
扶蘇郡是安全了,問題是距離太遠,又有楚王這個攔路虎。
去了便意味著徹底遠離了權力中心。
且不提謀反作亂的楚王,一旦留守京城的太子“被迫”擁戴即位,魏帝都會榮升為太上皇。
估計這是魏帝絕對無法接受的事情。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境地,魏帝是不可能前往扶蘇郡。
既然哪都不能去,那么不就是還在海上飄著么?
“至少在我看來,目前留在海上無疑是最安全的地方,只要等到戎人大軍退去,陛下便能重返北境,一路順利回到京城。”
周拔點了點頭表示道。
“我想你會逃到海湖村不單單只是為了躲避戎人的追捕吧?”薛云頓時若有所思道。
“沒錯,如果陛下真的如我猜測的一樣,打算等戎人退去后重返北境,那么一定會派船前來查探北境的情況,而鹿津如今讓戎人占據,沿河一帶便屬海湖村最適合上岸探查,這便是我會躲藏在這里的另一個原因。”
周拔沒有半點藏著掖著的意思,但他會如實坦誠這些并非沒有理由的。
“問題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萬一戎人由始至終都沒打算撤軍該怎么辦?”
薛云毫不客氣地指出道。
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周拔所想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戎人會撤軍上面,如果戎人沒有撤軍呢?
這便是他想法上的致命漏洞。
“戎人是一定會撤軍的。”
然而周拔卻直接信誓旦旦地保證道,“以我對戎人的了解,即便他們想要完全侵占北境這塊土地,最后都只會扶持一個傀儡代為統治北境。
因為戎人根本不擅長治理地方,也沒有多余的人口來消化北境這塊土地,到頭來不得不依仗當地投靠他們的豪強大族來治理。”
“……難道戎人從來都沒有入主中原的想法么?”
薛云皺了皺眉。
不可否認,周拔的說法確實有道理。
但有道理不代表就是對的。
如果戎人既扶持了傀儡政權,又沒有撤軍的話,那么他不就是抓瞎了么?
“入主中原?”
周拔聞言一怔,似乎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