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讓整個早朝的時間都在處理太后和江連海謀反的案子。
除了江連海和朝廷原本掌握的參與謀反官員,三法司又根據江辰逸提供的名單,挖出和江連海勾結的大小官員一百多人。
其中四十余人是京官,剩余的都是各州府的地方官。
證據確鑿者將于七日后和江氏一族一同問斬,證據不充分者,還要繼續審查。
另外還要從各處選拔合適的官員來填補這些官位的空缺。
這一次大換血之后,朝堂上大部分官員都是祁讓自己的人了,還有一小部分暫時翻不起什么風浪,可以留待日后慢慢解決。
忙完這些,又有朝臣進言,說皇上登基六年沒有立后,如今太后被幽禁,六宮妃嬪無人統領,希望皇上盡快立后,以安定后宮,穩固朝堂。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紛紛響應,大家一致認為立后之事應當立刻提上日程,再也拖延不得。
朝臣們的道理祁讓都懂,但他暫時還不想立后。
自他登基以來,朝堂上立后呼聲最高的是蘭貴妃,賢妃和莊妃。
蘭貴妃是將門之女,她父兄是助祁讓奪位的功臣,她父親裴錚現任兵部尚書,她兄長裴晏常年鎮守西南邊境。
賢妃的父親是內閣首輔嚴世亭。
先帝沉迷煉丹,長年累月不上朝,朝政完全由內閣和司禮監把持,導致這兩個部門的勢力空前膨脹。
祁讓登基后,雖有意架空內閣,批閱奏折也是自己親力親為,不再讓內閣和司禮監協助,但這兩個部門的實力仍然不容小覷,也不可能完全取締。
賢妃的父親一心想再現內閣的輝煌,因此便想將女兒送上后位,為他的野心助力。
莊妃的娘家魏氏一族是當朝最有名望的世家大族,屹立兩百多年不倒,家族實力盤根錯節。
祁讓殺父弒兄上位,為許多世家門閥所不恥,只有魏氏一族全力支持他。
而今這三家勢力在朝堂相當于三足鼎立,不管立哪一家的女兒為后,都會打破這個平衡,引發朝野動蕩。
除此之外,其他妃嬪無論家族實力還是個人能力,都達不到立后的條件。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祁讓對自己天煞孤星的命格多少有些介懷,立后就相當于有了正妻,他怕自己會連妻子都克死。
孫良言暗中找了高僧給他批命,高僧叫他七年之內不要娶正妻,七年之后再娶,方能夫妻順遂,白頭到老。
他一方面半信半疑,一方面確實也沒有合適的人選,三拖兩拖的,就拖到了現在,今年已經是第六個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