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了十三家米行,所得之物都在清單明細上。
趙承德只是看了最后一頁的總結,便兩眼瞪圓,有些難以置信,誰知道這個數字,會這么夸張呢。
“總共抄家所得糧食一百五十萬石,銀九十三萬兩,各項絲綢布匹等物資十六車……”
“這些米行,如此富碩?”
趙承德驚訝的指著清單,兩眼放光。
朝廷給他們下撥的賑災款項,估計也就這么多,了不起就是一百萬石糧食,而現在抄了這十三家米行后,竟然直接得到了如此數量的糧食,賑災物資,已經有了啊。
另外修繕河堤的錢,這下也有了。
僅僅是抄家了十三家米行啊!
趙承德的震驚,都在林策的預料之中,不過他也沒有想到這些米行竟會如此富有,果然商賈的富碩,要比想象中更加豐厚,當然,這些商賈都是寧淮商會的,也就是崔家的產業。
由此可以推測,崔家究竟有多富!
林策覺得自己要抄家的對象并非是這些民間的商賈,真正應該抄家的,是崔家。
聽王元慶分析,南直隸因為水患發生,有不少賊寇占據山頭。
這些賊寇背后,少不了有崔家支持。
這是否意味著,崔家借著這場水患,正在大發橫財,他們收割百姓,用于自身,然后還假模假樣的弄點稀粥來賑濟災民,博得一個好名聲。
這是什么好處都讓他們占了啊。
米行明面上收割,賊寇暗地里收割,然后崔家還要流芳百世博得好名聲,一箭三雕,僅是在一場水患發生時達成。
如此可怕的手段,難怪連皇帝都要敬他們三分。
即便想要出手對付,都只能依托林策來完成。
這里面的水,果然很深。
“小林大人,你打算怎么做?”趙承德深吸口氣問道,他隱隱感覺林策不會就此罷休。
“如果趙大人得到了這些東西,你會怎么做?”
林策并不著急回答,反而看向趙承德,頗有深意的問了起來。
每個人處理事情的方式都不一樣,趙承德這位工部侍郎,想的是求穩,所以他給出的意見很官方。
“那當然是用這些物資去賑災。”
“一百五十萬石糧食,足夠讓南直隸的百姓渡過這次難關了,再加上九十多萬兩銀子,也足夠修繕河堤,不管怎么說,我們都不需要朝廷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