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承德為官多年,他當然知道南直隸的水深。
尤其是每一年去南直隸賑災,不管是工部還是戶部,都會在暗地里給崔家一些好處,若是沒有崔家的幫忙,或許就連朝廷的許多政令都推行不下去。
就說每年的賑災,若是沒有崔家首肯,真以為朝廷能救災?
南直隸土皇帝的名頭,可不是蓋的!
“小林大人,這可不是我想的太復雜了,而是南直隸的情況,就是這么復雜。”
趙承德直言不諱道,“賑災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我所說的兩個上策,其實就是和當地的人合作,在他們的幫助下完成這件事情,幾乎每一年,我們都是這樣。”
“也只有他們出面了,我們的任務才能做完。”
聽聞此話,林策不由皺起眉頭,只見他直言不諱的開口道:“你說的,是南直隸的崔家吧。”
這倒是讓趙承德有點意外。
沒想到林策還知道崔家,但一想林策好歹也是林懷瑞的孫子,對八望有些了解那也正常。
“不錯,就是崔家。”
趙承德點頭道:“每年朝廷幾乎都要下撥一百萬兩銀子給南直隸,用于賑災和修繕河堤,這兩項工作,年年進行,年年虧本,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層層克扣。”
在馬車內的都是自己人,趙承德也就不藏著掖著了。
“不瞞小林大人,據我所知每年工部就要在這件事情上賺最少二十萬兩銀子,真正下發到災民手中的,應該不超過十萬兩,就是說,需要用十萬兩銀子完成賑災,修繕河堤的工作。”
這些話說出來,真相讓人瞠目結舌。
梨兒驚訝的捂著嘴巴。
難怪南直隸的河堤一直都修不好,那不是工部不盡力,也不是工部不想盡力,而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十萬兩銀子,修什么河堤?
關鍵是這其中還要劃出一部分賑災。
這或許就是南直隸一直遭受水患的真正原因。
“工部賺二十萬兩,戶部賺二十萬兩,南直隸的百姓分十萬兩,那么余下的五十萬兩……”
林策皺起眉頭,眼中多了些冷冽之色。
趙承德點點頭,他不用多說,意思便已經格外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