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文漪呆呆地坐在石凳上,抬手抹了把眼淚,畫冊上是當初他們一家三口,在中秋節(jié)那日放孔明燈的場景。
她和謝歸渡在一起生活過十多年,其實真正在一起過中秋的日子,少之又少。
囡囡從早上起來就開始興奮,幾乎把柜子里衣裙都換了個遍,都還不滿意。竇文漪實在看不下去,幫她挑了一條帶著兔子刺繡的裙子,她才肯罷休。
她小心翼翼地提著一盞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的玉兔燈籠,催促,“娘,我想現(xiàn)在就點上蠟燭,我看先看看燈籠!”
竇文漪眉眼含笑,摸了摸她的頭,“要到晚上,點上蠟燭,燈籠才漂亮啊。現(xiàn)在點上也不好看。”
囡囡眼睛都亮了,“娘,那我們把門窗都關上,拉上簾子,好不好”
竇文漪眉眼含笑,“好!”
囡囡喜笑顏開,高興得直拍手,竇文漪幫著她關門關窗,和她一起胡鬧;謝歸渡過來時,見到他們青光百日,點著燈籠玩得不亦樂乎,還笑話她也是個孩子。
未入黃昏,他們一家人說說笑笑,把馬車停在外圍,步行去了宴明池。
街道漸漸熱鬧起來,大道兩側(cè)掛著無數(shù)花燈,沿街有許多小攤販售賣各種好吃的,好玩的,什么憨態(tài)可掬的磨喝樂、精美的面具、風車、各種玩具等等,目不暇接。
囡囡瞪著一雙好奇的大眼睛,什么都想摸一摸,看一看。
他們走著走著,忽地看到有一個老丈在賣貓奴,囡囡立馬蹲下來,小心翼翼地摸了摸籠子里那軟糯的小奶貓,“娘,娘,快來看啊,這小白貓長長的毛,好漂亮啊!”
“娘,我們養(yǎng)它,好不好?”
不待竇文漪開口,謝歸渡已經(jīng)將囡囡抱在懷里,果斷拒絕,“好了,你祖母不喜歡貓。”
“娘?”囡囡失望極了,那張小嘴巴癟了癟,委屈得下一秒就要掉眼淚。
竇文漪連忙岔開話題,“囡囡,你看那邊的花燈好大,好漂亮,像不像大蝦啊?還有螃蟹花燈。”
囡囡到底是孩子心性,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她的注意力立馬被轉(zhuǎn)移了,“在哪里?”
謝歸渡加快了步伐,竇文漪眼中的光黯了下去,其實她一直很想養(yǎng)一只貓,可惜或許是母女連心,這孩子實在太像她了!
周圍人聲鼎沸,燈火璀璨,到處都是歡聲笑語。
竇文漪提著花燈,心口卻泛著一股酸澀,不知不覺中,被人群與他們隔開了一段距離,謝歸渡驀地回頭,逆著人群回來,不由分說,緊緊地牽著她的手,溫聲問道,“怎么了?跟緊點。”
竇文漪一行人走到宴明池附近,囡囡吵著要吃冰雪冷丸子。
謝歸渡把她放了下來,買她了一碗,吃到一半時,他故意板起臉,“囡囡,不給你娘親,嘗嘗嗎?”
囡囡握著一個小勺,十分聽話地舀了一勺遞到了竇文漪的嘴邊,“娘親,你也吃!”
竇文漪擔心她吃太多生冷的東西,笑逐顏開,“好,我也嘗嘗。”
畫面定格的正是囡囡喂她吃東西的這一幕,惟妙惟肖,不管是動作還是神態(tài)都畫得十分傳神,仿佛這些事都發(fā)生在昨日。
竇文漪淚眼模糊,顫抖著手,繼續(xù)翻著畫冊。
翠枝安靜站在她身后,神色十分擔憂,唇角嚅動,欲言又止,到底沒有開口。
不遠處的樊樓,瑰麗宏特,高切云漢。
樓中雕檐映日,畫棟飛云,站在高樓上甚至可以俯瞰皇城,平日里就連二樓的雅間都緊俏得很,至于三樓那更唯有達官權貴和名門望族才有資格上去。
秋風獵獵,房檐下掛著的燈籠隨風搖擺晃動,發(fā)出一陣陣煩躁聲響。
此時,樊摟的五層闕樓上,裴司堰衣袂飄飄,倚靠著露臺上的檀木欄桿,居高臨下靜靜地關注著她的一舉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