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炒菜燒飯,用的是土灶。
土灶砌的是紅磚,中間架上一口大鍋,周圍用黃泥澆鑄,嚴密縫合,下面是空心的,可以放柴火進去燒。
再用磚塊,在出風口上面搭個煙囪,把煙氣排出屋子。
這樣的土灶,一般是三口鍋,
一大兩小。
大鍋用來炒菜和煮飯,小鍋用來燒熱水。
用這土灶做出來的飯,就叫——柴火飯。
把米洗干凈,放大鍋里,倒水淹沒米,鍋下面再放進去木柴。
木柴燒得旺,飯很快就熟了,香噴噴的,米香四溢。
柴火飯好吃,要是最下層的米糊了一點,那就是鍋巴。
取一塊鍋巴,往上面倒點辣椒糊,嘎嘣脆,吃得也香。
土灶除了能炒菜做飯燒水,還能蒸饅頭蒸花卷。
還能做鐵鍋燉大鵝!
中間燉著大鵝,鍋壁再貼上七八個棒子面餅子,就著燉大鵝吃餅子,又下肚又好吃,賊香!
城里就沒這條件了,炒飯做飯燒水用的是爐子。
就外面一層鐵,里面挖空了,往里面擱幾塊蜂窩煤,煤一點著,把燒水壺往爐子上一擱,不出一會兒,水就滾了,冒著熱氣。
蜂窩煤燒水燒得快,缺點就是要花錢買,不如農村土灶。
土灶用的木柴,滿大山都是,帶個麻繩再帶個扁擔,一天下來就能撿幾百斤。
李浪家有土灶,也有爐子。
除了用蜂窩煤的爐子,屋里頭還有個取暖用的爐子,也可以燒水。
但是做飯,李浪家用的還是土灶。
主要是炒菜做飯方便,連帶著還能燒熱水,
一灶三用。
“你別忙活,爹來就行,你今天進山打狼,身上有味兒,你打盆熱水去洗一洗。”見李浪洗完手,要幫忙切菜,李大海攔住了他。
李浪低頭聞了一下胸口衣服,頓時眉頭緊鎖。
這味兒……有點兒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