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航運去年才成立,發展勢頭非常迅猛。霍建明印象中,前世匯豐銀行應該是環球航運的大股東之一。
也不知是何緣故,包玉剛竟然邀請虹之霞服裝公司和辰海塑膠玩具廠入股他的公司。
但不管如何,現如今乃至往向二十年內,都是航運業飛速發展的時候,到嘴的肥肉,霍建明自然不可能不要。他立即讓林伯生和陳鋒與包玉剛洽談出資入股環球航運一事。
他不清楚的是,包玉剛自去年花70萬美元購入一艘舊船開始運營。截至1956年,環球航運公司尚處于初創階段,主要業務為貨輪租賃,且專注于東南亞至日本的煤炭運輸。
包玉剛是留意到了香港今年大幅增長的出口數據,尤其是辰海塑膠玩具廠和虹之霞服裝公司突然暴漲的出貨量。他這才打算立即擴大公司規模,購買幾艘貨船來承接海運業務。
但購買了幾艘貨船之后,得有長期穩定的客戶和貨源才行,而他去年才創辦環球航運公司,資金有限。于是,他便把主意打在了辰海塑膠玩具廠和虹之霞服裝公司身上,打的是借雞生蛋的好主意。
林伯生和陳鋒先后與包玉剛談過之后,將商談情況告知霍建明。兩人和包玉剛談的情況都一樣,出資一千萬,卻只能占股20%,還不能插手環球航運公司的經營管理。
但包玉剛也把話說到明處,他資金不足,純屬是在借雞生蛋,入股環球航運公司之后,五年內分給兩家公司的利潤翻倍。也即是說,五年內兩家公司雖占股只各有20%,但歸屬兩家公司的利潤卻是各40%。
要是其他人提出這個入股要求,霍建明早就懶得理他,這已不是借雞生蛋了,而是空手套白狼!環球航運公司現如今總資產最多最多也就500萬港幣而已。
但提這個要求的可是十幾年后的世界船王!霍建明想了想,突然嘿嘿一笑:
“嘿嘿,包船王,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墻梯!”
第二天,他讓陳鋒和林伯生答應包玉剛的入股條件,但卻加了兩個前提條件:一,入股之后二十年內,包玉剛不得以任何方式稀釋、攤薄兩家公司持有的環球航運公司各20%股份;二,二十年后,也即是在1976年之時,包玉剛必須按當時環球航運公司的市值回購兩家公司各持有的20%股份。
霍建明可是知道前世七幾年的時候,包玉剛是香港首富、世界船王,環球航運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
自己入股兩千萬港幣而已,便能分紅二十年,而且前五年還是利潤翻倍分給自己的兩家公司。
最關鍵的是,二十年之后正值航運高峰期,也是航運公司估值最高的時候,自己總共持有40%環球航運公司的股份,正好在全球航運業陷入大蕭條之前,高位套現離場,到時至少還可以再拿到手4億美元。
霍建明甚至都想到了,到時接手自己持有的40%環球股份的是誰了,肯定不可能是包玉剛,最大可能便是匯豐銀行。
林伯生、陳鋒再次與包玉剛洽談入股一事時,見兩家公司都加了兩個相同的前提條件,便猜到了兩家公司的老板是同一個人。
但他想到自己仍然持有環球航運公司60%的股份,而且按自己提出來的條件之一,對方不能插手公司的經營管理,倒也不怎么在意。
他想著自己本身就是在空手套白狼,不,是借雞生蛋,對方提出二十年內不能以任何方式稀釋、攤薄股份,倒也合情合理。
至于二十年后必須按當時環球航運公司的市值回購兩家公司持有的股份,他雖然覺得有些奇怪,但肯定是非常樂意的了。
環球航運公司,他是不準備上市的,打算當成自己的家族資產來經營管理,經營權牢牢掌握在自己家族手中。二十年后能回購自己公司的股份,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事了,怎么可能不同意?
遂同意了陳鋒和林伯生的要求,去了羅文錦律師樓,分別與辰海塑膠玩具廠和虹之霞服裝公司簽訂了投資協議。
辰海塑玩具廠和虹之霞服裝公司現在可是手握大把現金,雙方簽訂了投資協議之后,立即各打了一千萬港幣到環球航運公司賬上。
轉眼之間,已是1956年12月底,學校已經放假。
十月份的時候,羅惠玲沒敢報考香港大學,她向剛成立的以書院形式辦學,僅提供副學位及文憑課程的香港浸信會書院(香港浸會大學前身)提交了報考申請。
學校一放假,林妙芬立即幫她在銅鑼灣附近找了一家補習班上課,有針對性的刷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