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
十二年前,全真道長張志仙在終南山中遇見一個昏迷不醒的男孩。救醒后,男孩自稱姓毛,八歲半,其他什么都不記得了。
張志仙將其帶回重陽宮。因男孩長相俊美非常,全真掌教張志敬為求得他的來歷,焚香入定。醒來后說,男孩乃天降后世之人,并沒有當世親人,遂命張志仙收為徒弟,并取名道一。
兩天后,掌教張志敬去世。
成一今朝正一時,渾梨噬味怎生知。若能會飲西江水,直與王風緊廝隨。
一陣清亮的吟詩聲從終南山重陽宮祖師殿前的石階上傳來。
吟的是全真教開山祖師王重陽贈弟子馬玨的七言短句,詩里說的是當年王重陽要收馬玨和孫不二夫婦為徒,每十天剖一只梨分送給二人,五十天后馬玨夫婦終于改衣冠,焚誓狀,投于王重陽門下。類似的事跡和詩詞為全真弟子所熟知。
此時的吟誦者是一位年輕的道士。他身材頎長,面如白玉,眼帶流光,相貌異常俊朗,一身青灰色斜襟道衣,肩挎行囊,背上斜插一柄長劍,渾身收拾得干凈利落。
年輕道士登上石階,快步進入大殿,在高懸的祖師像前行了禮后,卻并不離去,而是昂首與像上溫和慈祥的王重陽對視,仿佛陷入沉思中。
時當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八年夏。
十二年前,全真前任掌教張志敬去世前將掌教之位傳于道長齊志誠。齊道長精通醫術,先前在各地云游時便因此結識了一眾高官,并應丞相安童邀請,進獻修身治國方略。
安童以為處世名言,后轉述皇帝。忽必烈大悅,授齊志誠玄門掌教真人,諸路道教都提點之職,還下詔令地方予以保護。
齊掌教借勢大力擴展全真教的影響。不過六七年功夫,全真道門興旺,宮觀遍地,所轄弟子達數萬之眾,儼然中原
奇遇
眼前似是一塊洼地,有一條小溪潺潺流過,河對面是漆黑的森林,再遠可以望見終南山頂。道一看看太陽的方位,覺得非穿越密林不可,于是縱身越過小溪,進入密林之中。
誰知越向前行,林子越密。樹丫間已無空隙可以運用神行功。他只得下樹,估摸著距離,覺得此時回頭已經太晚,便在地面行走。
此地相對低洼,即便已是正午,林中也有殘霧。他加快腳步,只希望能快點出林子。恰好前方樹木突然變稀,他以為就要出林子了,卻馬上發現不過是一塊林間空地,長滿半人高的青草,到處點綴著黃色的野花,淡淡的薄霧緩緩飄動,四周寂靜無聲。
從出發以來,他還沒歇息過一次,此刻青草和野花的香味撲鼻而來,頓覺真力耗盡,便決定就地休息一下。放下行囊,他喝了幾口水后仰身躺下,享受著迷人的香氣和恬靜。
也不知過了多久,他突然覺得周圍有點動靜,抬身一看。頓時呆住。
只見漫漫輕霧之中,兩個白色身影飄然而至。他恍惚間以為身處夢中,近些才看清是兩個白衣女子。
一個十六七歲,一頭長長的齊腰直發,面目清麗絕倫且異常蒼白,不帶一點塵氣。另一個不過年長幾歲,相貌極為相似,也一般令人忘俗。
兩人身姿婀娜,雪白的裙裾在薄霧中緩緩飄動,看得道一目瞪口呆。
到了近處,年長女子說道:“就在這里吧?!?/p>
兩人就在離他三四丈外停住。道一屏住呼吸,一動不敢動。
只聽那年少女子輕舉雙手,在原地打了個旋,嬌聲說道:“看這里多美呀。師父,我們就在這里住下,不回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