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康將大氅披在司昭昭身上時,周遭的起哄聲頓時炸開了鍋。
士兵們拍著巴掌笑鬧,連帶著領粥的百姓都跟著打趣。
“司姑娘,師將軍這是看上你啦!”
司昭昭聽了這話,臉頰騰得紅透了,握著粥勺的手微微發顫。她想把大氅還回去,可指尖觸到那帶著體溫的絨毛時,又鬼使神差地收了回來,只低著頭小聲道。
“多謝將軍。”
這聲“多謝”輕得得像羽毛,卻讓師康的不自覺地心中一緊,他清了清嗓子,故作鎮定地看向宋瑤。
“宋姑娘,糧食還夠用嗎?若是缺什么,盡管跟我說。”
“夠用夠用,倒是師將軍,關心完昭昭,才想起咱們這些‘閑雜人等’啊。”
宋瑤笑得眼睛都彎了,故意加重了“閑雜人等”這幾個字。
師康被宋瑤的話說得耳尖泛起紅意,沒再接話,只是轉身叮囑士兵們。
“把司家送來的棉衣分下去,尤其是傷兵和老人孩子,別凍著了。”
然后便有些狼狽地轉身離開了,頗有些落荒而逃的意味。
看著他的背影,司昭昭摸了摸身上的大氅,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揚。
宋瑤湊過來,用胳膊肘碰了碰她,一臉的打趣。
“怎么樣?師將軍不錯吧?我就覺得你倆有緣分。”
“瑤姐姐!別亂說,他只是體恤民情。”
司昭昭嗔怪道,臉上卻滿是羞怯。
“體恤民情,這里這么多人,他怎么不每個人都給件披風?”
宋瑤挑眉,然后指著司昭昭身上的大氅。
司昭昭被問得啞口無言,只能低頭繼續舀粥,可嘴角的笑意卻是怎么也藏不住,一直掛著。
自那日后,師康便像是換了個人。每日巡營結束,總會繞到粥棚或醫帳轉一圈,有時是送來幾捆柴火,有時是帶來幾只剛獵到的野兔,話不多,卻總是往司昭昭面前湊,說著一些干巴巴的關心的話。
“夜里風大,我讓人給你們的帳子加了層氈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