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去把戶部尚書給朕帶過來。”
周弘禮下了早朝之后正準備離宮歸家,此刻聽說皇上召見,趕緊跟著宮人去了紫宸殿。
周弘禮行禮問安后,沈映階問他:“朕要給阮貴嬪辦生辰宴,在生辰宴上賜她封號,可有什么流程?”
周弘禮謹慎地斟酌著詞句:“若在生辰宴上賜封號,可先由內務府準備封冊,再由禮部擬旨。宴席當日,由司禮監宣讀圣旨,賜予封冊、冠服及相應賞賜。”
他略作停頓后繼續說道:“至于規格……阮貴嬪現為從三品,若賜封號,按例可享正三品待遇,但具體賞賜數目還需皇上定奪。”
沈映階點點頭:“一切都按照能給她的最高規格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阮貴嬪性情溫婉,才藝出眾,朕覺得她配得上更好的。”
“皇上圣明。”
周弘禮緩緩起身,謹慎地問道:“不知皇上可有意向的封號?臣可命禮部先行準備。”
沈映階的目光落在殿外漸暗的天色上,沉默片刻后道:“‘昭’字如何?”
周弘禮有些驚訝:“皇上,這……這封號自孝昭皇后之后,已有六十余年未用……”
“正因如此,才顯得珍貴。”
沈映階的語氣不容置疑:“孝昭皇后賢德,朕希望阮貴嬪也能承其風范。”
周弘禮不敢再多言,只能應下:“臣這就去安排,不知生辰宴定在何時?”
“就快了,四月初三,五日之后。”
“按照正三品的準備,賞賜再加三成。另外,命內務府趕制一套金絲珍珠頭面,要南邊最新的樣式。”
“臣遵旨。”
周弘禮低頭應道,心中卻掀起驚濤駭浪。
正三品的規格,再加三成賞賜,這已經直逼妃位的待遇了,更何況這“昭”字封號,和皇后的昭仁宮也有些相似,想來日后后宮又是一陣動蕩。
周弘禮起身正要告退,忽聽御座上的皇帝“咦”了一聲,不由得頓住腳步。
沈映階的目光落在周弘禮腰間:“周愛卿,你玉佩上的絡子都勾絲了……”
沈映階的語氣中帶著幾分難以察覺的愉悅:“你夫人怎的這般不細心,讓你堂堂戶部尚書用這樣的一個殘損的絡子?”
周弘禮下意識低頭看向自己的玉佩下面的絡子,那深藍色的絲線確實有幾處已經松散開來。
這絡子是夫人去年親手所編,他日日佩戴,早已習慣了它的存在,竟未注意到已經舊損至此。
“回皇上,臣……”
不等他說完,沈映階已經站起身來,步履輕快地走下玉階。
明黃色的龍袍在燭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他手指輕挑,解下自己腰間的玉佩,在周弘禮眼前晃了晃。
“瞧瞧朕腰間玉佩上的絡子如何?”
周弘禮連忙湊近細看,只見那絡子用的是上等金絲線,編織手法精巧卻不失大氣,每一條經緯都恰到好處地交錯著,形成繁復卻不凌亂的紋路。
更妙的是,編織者還在其中巧妙地嵌入了數顆珍珠,既不顯奢靡,又平添幾分雅致。在燭火映照下,金線與珍珠交相輝映,宛如星河傾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