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筒井家召開軍議的同時,松永久秀那邊也在召開軍議。
然而,與筒井家軍議的嚴肅氛圍截然不同,松永久秀這邊的會議一片嘈雜,眾將們七嘴八舌的討論著,他們的臉上寫滿了焦慮與不安。
“松永大人,秋收在即,若再不回去,可就錯過時令了。”一名攝津國人聲音中透著急切,他可不想讓糧食爛在地里。
“是啊,既然筒井城短時間內拿不下來,也請恕在下無禮了。”另一名和泉國人附議撤軍。
“主公,我們是不是先撤退,等秋收結束再繼續作戰?”甚至就連松永家臣也動搖了。
作為總大將的松永久秀,臉色陰沉,一言不發。
豪族國人以及家臣,并非只是簡單的武士,他們背后代表著各自領地的利益。
即便他們本人不主動撤退,其麾下的農兵也會因秋收的緊迫性而心生動搖,極有可能引發大規模逃亡、消極作戰甚至局部兵變。
與此同時,在筒井家的會議室內,筒井順慶伸出一根手指。
沉聲道:“這就是利用天時取勝的策略,也是籠城戰術中最常見的手段。”
因為足輕動員自百姓,所以農忙時必須要回家務農。
例如歷史上,武田家、上杉家進攻北條的小田原城,最終也是因為秋收,才被迫撤軍的。
“主公,那地利呢?”島清興帶著求知的渴望問道。
“地利不僅在于城池本身的防御,還需要援軍進行反包圍。當年北條家的河越合戰,就是典型的例子。”筒井順慶說道。
“河越合戰?就是北條三千戰勝八萬關東聯軍的那場戰役?”眾人無不驚嘆。
這場十五年前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早已成為他們口口相傳的傳奇。
河越合戰與桶狹間合戰、嚴島合戰并稱日本戰國三大奇襲,這三場戰役均以少勝多、以奇制勝。
“至于人和嗎……。”筒井順慶語氣中帶著幾分深意:“在戰爭中,人和并非只是內部的團結,也包括與敵方的交涉。”
“與敵人交涉?”許多家臣聞言,眉頭不禁緊緊皺起,臉上露出疑惑與不解。
“通過和談,我們可以爭取時間,以退為進的在合適的時機重新布局。”筒井順慶解釋道。
“和談?主公的意思是我們要向松永久秀低頭?”森好之有些憤憤不平,眼中閃過一絲不甘。
這一個月取得的戰果,讓他難以接受這種看似退讓的策略。
“你們要記住,一場局部勝利,不等于永久勝利。戰爭并非只有硬碰硬的廝殺。”筒井順慶心中早已有了清晰的判斷。
即便這次利用秋收,迫使松永久秀退兵。那么來年他必然會卷土重來,筒井城也將會再度陷入危機之中。
因此,他所追求的,絕不僅僅是簡單的擊退敵人,而是爭取一個短暫的和平期,以便贏得寶貴的時間來解決內部的隱患。
攘外,必先安內!
那個手握重權,位于筆頭家老的筒井順政,至今仍未前來支援!
等到此戰過后,第一個就拿你開刀!
筒井順慶暗自思忖,心中下定了決心。
如今,筒井家的領土已被松永家侵吞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