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服儀式結束后的第三天,由筒井順慶第一次主導的評定會,在筒井城的大廣間召開。
除了五大老,筒井家的諸多家臣以及附屬的豪族也都齊聚一堂。
大廣間內,他們身著正裝,分列兩旁,附屬的豪族們身著繡著各自家族家紋的服飾,坐在指定的位置上,等待著新當家的發言。
筒井順慶端坐在主位上,目光掃過眾人。
在他眼里,這就是一團各自為政的散沙,因為筒井家目前實行的是重臣合議制。
這種制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決策的民主性,但也容易導致意見分歧和決策遲緩。
而且想要對外擴張,一統天下。中央集權是勢在必行的,這也是筒井順慶對未來五年的規劃。
于是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諸位,今日召集大家前來,是為了共同商討,筒井家的未來方針。”
此言一出,大廣間內一片寂靜,眾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五大老身上。
在筒井家,五大老一直是家族決策的核心,這十年來,家臣們和附屬豪族們早已習慣了在他們的主導下行動。
尤其是坐在上首的筒井順政,即便是從后見役的位置上下來了,但他一言不發,就沒人敢說話。
見無人首應,筒井順慶只得率先垂范:“既然無人提案,那諸位就先聽聽我的想法吧。”
“哦?愿聞主公大略。”筒井順政的嘴角微微上揚,眼神中透出不屑的輕蔑。
“本家今年的方針,是守備國內,積蓄力量,同時積極拓展外交關系,以尋求更多的盟友和機會。”筒井順慶頓了頓,給眾人一些消化時間。
接著,他繼續說道:“首先,我們要加強與興福寺的聯盟,以此穩固我們的根基。”
筒井家本就是依靠興福寺起家的,筒井順慶也打算借助興福寺的力量,來抵御松永久秀的入侵。
這次他托關系、走后門,邀請近衛家擔任元服大禮的主賓,正是因為興福寺本就是藤原氏的氏寺(家族寺院)。
作為藤原氏嫡流的近衛家,一直以來掌控著興福寺一乘院門主(住持)的官方任命權。
而想要擔任總管宗教事務的興福寺別當(寺院最高職位),通常會由一乘院或大乘院的門主兼任。
所以,筒井順慶想要扶持一位親筒井家的門主出任別當,從而在興福寺的高層中安插自己的勢力。
這樣一來,筒井家不僅能在宗教事務上獲得更多話語權,還能借助興福寺的影響力,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為抵御外敵、拓展勢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但家老筒井順政卻冷哼一聲:“臣反對。”
“主公,那些和尚成天念經誦佛,早已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威風已不復當年,他們不過是過去式罷了。”
“依臣之見,我們應當與河內國的畠山家、安見家聯結,共同對付松永久秀,這才是當下的正道。”
“而且那些大名手握實權,能為我們提供實實在在的支持,而不是像那些和尚一樣,只會空談佛理。”
筒井順慶微微皺眉,語氣卻依舊平靜:“順政叔父,我知道您一直主張與河內國地方勢力聯結,這固然重要,但興福寺的力量絕不可小覷。”
“興福寺擁有龐大的信徒,在大和國的影響力深入民間。如果能給與我們宗教上的支持,我們筒井家就能贏得更多民心。”
“而且,興福寺在經濟上也有著雄厚的實力,他們掌控著最富有的奈良町,如果能給與我們財力上的支持,我們筒井家的實力必定更上一層樓。”
“甚至他們麾下的僧兵,更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筒井順慶微微停頓,目光直視筒井順政:“至于河內國的地方勢力,我們當然不會忽視。”
“與他們聯結也是我們的重要策略之一,但與興福寺的合作,兩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我們不能因為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