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師怎么樣了,數據統計出來沒有?”
燕京大學招生辦公室,戴著眼鏡的青年男子,推門走到靠窗位置。
看向電腦前女老師,臉上現出期待表情詢問。
“剛忙完。”
“今年咱們學校應該有超過半數的狀元,依舊是光華管理學院數量最多。”沈霞停下手上動作抬眼回答。
話音剛落又補充道:
“另外數學院這屆也有六個,其中以一個叫徐銘的考生總分最高,除了英語和語文合扣九分之外,數學與綜合全部都是滿分。”
“好高的分數,現在考生真是越來越強了。”男老師忍不住驚呼。
“我記得拿到數競金牌的保送生,也都全是選擇報考數學科學院。”
沈霞點點頭道:“這次數院國集保送的同樣不少。”
她清楚記得,先前為了和箐華的招生老師搶人,可沒少奔波費勁。
最終全靠自家學校數院的優勢,才把大部分保送生都拐到了燕京大學,成功壓過箐華大學那邊一頭。
男老師聽到這句話,則不由一陣唏噓。
“那么多天才扎堆數院,看來這屆數學科學院的新生壓力不會小嘍,這‘瘋人院’果然名副其實啊。”
“好在今年招生工作完成的還行,全國大部分狀元都在咱們這。”
“那我先去把學校的狀元專項獎學金弄一下。”男老師接過對方的話茬補充道。
說完便到對面工位坐下,開始對接工作。
因為是采取估分填報志愿,試卷還沒批改完,考生便已經選好心儀的院校,這使得他們的招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還要靠運氣,高考分數正式公布之后,才能知道有多少狀元報考自家高校。
而燕京大學和箐華,每年都會在狀元數量,以及保送生名額上較勁。
不過今年顯然是燕大更勝一籌。
……
徐銘并不知道,自己名字正在燕大被頻繁提及,他此刻坐在校長辦公室沙發上,享受以后很難再有機會吃到的學校食堂飯菜。
“省報的記者在路上了,估計再有半個小就能到。”
校長孫海主動為徐銘倒杯水放到桌旁,嘴角掛著笑容又提醒一句。
“放心吧校長,我會好好宣傳咱們一高的。”徐銘聞言停下手中的筷子鄭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