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南陽城外,金黃的落葉鋪滿了官道。趙云率領的兩萬鐵騎踏著整齊的步伐,鐵甲在夕陽下泛著冷冽的光芒。遠處南陽城的輪廓漸漸清晰,城樓上飄揚的旗幟依稀可見。
“伯溫先生,你看。”趙云勒住戰馬,指著遠處的南陽城。他身披銀甲,腰懸青釭劍,目光如炬。“我們就在此處扎營,與城池成犄角之勢。”
劉基輕撫長須,瞇眼打量著地形。這位謀士身著青色長袍,腰間掛著一卷竹簡,顯得儒雅從容。“善。”他點頭道,“如此劉表若攻你營,城中守軍可襲其后;若攻城,你可擊其側翼。此乃上策。”
正當漢軍安營扎寨時,南陽城門大開,一隊人馬疾馳而出。為首的將領身材魁梧,正是南陽守將李豐。
“趙將軍!”李豐滿臉堆笑,卻在馬背上微微顫抖,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有將軍坐鎮,南陽無憂矣!”
趙云淡然回禮,目光卻銳利如刀:“李將軍不必多禮。軍情緊急,不知劉表軍現在何處?”
李豐擦了擦汗,眼神閃爍:“探馬來報,已至新野,三日內必到南陽。”他頓了頓,又補充道:“劉表此次親率五萬大軍,號稱十萬,聲勢浩大。”
當夜,漢軍大營中篝火點點。趙云在主帳中與劉基對坐,案幾上鋪著一張羊皮地圖。
“劉表雖率五萬大軍,但荊州兵不善野戰。”劉基的手指在地圖上劃過,停在一處山谷,“我們可先發制人,在新野至南陽之間的博望坡設伏。”
趙云眼前一亮,拍案道:“當年光武皇帝曾在此大破莽軍!”
“正是。”劉基微笑,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此地地勢險要,林木茂密,最宜設伏。若在此處埋伏一支精兵,待劉表軍過半時突然殺出,必能大獲全勝。”
二人正商議間,帳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親兵來報:將軍,營外抓獲一名奸細,自稱有要事相告!”
趙云眉頭一皺:“帶進來。”
一名瘦小男子被押了進來,衣衫襤褸,臉上滿是驚恐。他跪地叩首:“將軍饒命!小人乃劉表軍中書吏王二。蔡瑁、蒯越等人密謀,要李豐在劉表攻城時打開南陽城門!”
趙云與劉基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震驚。
“可有證據?”趙云沉聲問道,手已按在劍柄上。
那人顫抖著從懷中取出一封密信:“此乃蔡瑁親筆,請將軍過目。”
劉基接過密信,借著燭光細看,臉色驟變:“果然如此!李豐竟已暗中投敵!信中約定三日后子時打開西門,放劉表軍入城!”
趙云拍案而起,眼中怒火燃燒:“來人,速去”
“且慢。”劉基攔住他,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將計就計,更為妥當。”
次日清晨,趙云親自率領百名親兵入城“拜訪”李豐。南陽城守府中,李豐設宴款待,卻顯得心神不寧。席間,甘寧、蔣欽二將坐在下首,不時交換疑惑的眼神。
酒過三巡,趙云突然摔杯為號,親兵一擁而入。甘寧、蔣欽見狀立即起身,手已按在刀上,隨時準備反擊。
“趙將軍,這是何意?”李豐面如土色,聲音顫抖。
趙云沒有理會甘、蔣兩人,冷冷地盯著李豐:“李將軍與蔡瑁的密信,還要本將軍拿出來嗎?”
李豐聞言,頓時癱軟在地,面如死灰。
劉基上前一步,對甘寧、蔣欽拱手道:“二位將軍勿驚。李豐勾結劉表,意圖獻城,證據確鑿。”
甘寧這才松開刀柄,怒視李豐:“好個吃里扒外的東西!”
劉基建議道:“可暫不聲張,派人假扮李豐守城。待劉表來時”
趙云會意,嘴角微揚:“引君入甕!”
之后,趙云將具體情況詳細告知甘寧和蔣欽。兩人聽后松了一口氣,甘寧更是咧嘴一笑:“趙將軍,公奕的身形與李豐相似,可讓他假扮李豐,誆騙劉表等人。”
劉基與趙云對視一眼,都看到對方的笑意:“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