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
陰雨天也多起來,隔三差五就要下雨。
板栗收收曬曬,竟在家放了五六日,外頭的刺殼才裂開口子。
幾人花了點時間,
把板栗從刺殼里剝出來。
第二天一早就帶去縣城。
不出所料,
今年的板栗價錢也一般,
兩文錢一斤。好在有好幾家糕點鋪子的管事兒,
就守在西市口收板栗。挑挑揀揀過后,
倒是沒費多大功夫就賣掉大半,
剩下的搭著送著也擺攤賣完。
四十七斤板栗,最后賣得八十八文,是筆不小的進賬。可惜一年就這一茬,過了便沒了。
銅板還沒在懷里揣熱,
轉頭又花出去。
一晃要過冬,棉被家里還能騰出舊的將就用著,
方竹和方桃御寒的棉衣、棉褲卻是沒有的。
得買些棉花,
早些開始準備,省得等天冷了再來買成衣,一件就得大幾百,可不值當。
只是這棉花也不便宜,
他們選了那品質差些,
帶著黃的次等棉花,
就要四十八文一斤。但這是免不了的,
若凍病了,花得更多。
陳秀蘭做主,
直接稱了七斤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