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倆買了兩個口味,換著吃便能都嘗著。
一整個熱乎乎的燒餅下肚,他們也走到了專門擺攤兒賣菜的地方。
“茄子六文一斤,剩得不多了!”
“新鮮的豆角,今兒早上剛摘的,一斤只要四文,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啊!”
“少幾個子兒我就全要了。”
各種各樣的叫賣聲、討價還價聲不絕于耳。穿著粗布麻衣的婦人,又或是帶著絹花的年輕丫鬟穿梭在攤位之間,來來往往,稍不注意就撞著碰著,有些人賠個笑臉也就算了,有些卻不依不撓地要吵上幾句。
方竹小心護著懷里裝滿雞蛋的籮筐,跟在秦大柱兄妹身后去交租攤子的錢。
來的路上秦大柱就跟她們說過了,在縣城擺攤兒必須得到專門劃出的地方,若是自己隨意亂擺,輕則被罰錢,重則挨板子。
不過租攤的錢也不算貴,方竹她們是臨時占用,只需交兩個銅板。
當然,方竹也看見有人一口氣交了好幾十文。這種就是要長期擺攤,來租個固定的攤位了。
交完錢,幾人在一年輕人的帶領下,找到自己的攤位。
不過方竹她們和秦大柱兄妹的沒挨在一起,中間還隔著好幾個賣菜的。
方竹放下東西,把搭背簍上的草席子鋪在地上,然后將菌子分門別類地擺放好。
“嬸娘說的沒錯,菌子的價錢都低了不少。黃絲菌只有九文,樅樹菌、抹布菌八文,雞蛋菌這些量少,還有十二文。”去問價的方桃小跑過來,蹲在方竹旁邊也幫忙擺菌子。
“眼看這都要過季了,便宜些也正常。”
兩旁賣菜的大娘都在高聲吆喝,方竹瞧上一眼,清清嗓子也脆聲吆喝起來:“菌子,新鮮的菌子,瞧一瞧,看一看嘞!”
方竹以前常常跟著爹爹去集市賣貨,叫賣什么的都是做慣的活兒,哪怕街上人來人往,也不覺得不好意思。
見有人從攤前走過,就舉起菌子滿面笑容的問:“大娘,看看菌子?新鮮著呢,價也不貴,拿回去炒肉煮湯都好吃。”
有人理都不理徑直走過,有人一問價又搖著頭離開,方竹始終都笑著,有時還好聲好氣地道一聲“慢走”。
“你這菌子怎么賣?”有個頭發花白的老奶奶在攤子前站定,挎著竹籃子的手臂衣袖被拉上去一小截,露出帶著花紋的銀鐲子。
方竹臉上笑容更盛,連忙給人介紹:“看您要哪種的,黃絲菌九文,樅樹菌和抹布菌八文,雞蛋菌芝麻菌貴點兒,十二文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