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合作,那我想你們應該也不希望在合作的時候出差漏。”李季夏提醒。
昨天偷偷換床板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做好被為難甚至直接被圍殺的準備,所以阿華叔找來要合作的時候他們都挺驚訝。
他爽快答應,不只是因為那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的選擇,也因為他很快就意識到一件事——因為一個他們并不知道的原因,村里人有用的到他們的地方。
為此,他們甚至不惜不計較他們換床板的事。
而這個不知名原因,最有可能就是“人數”。
阿華叔提出合作前后,整個村子變化最大的一點就是隨著換床板的事發生村里的人數一下少了,而且應該是已經超出了最低數值。
一旦超過這個數值,“祭祀”應該就無法完成,連帶著村里人也會因此喪命。
只有這樣,只有關系到所有人的利益,他們才能在短時間內就達成“不計較”的共識。
李季夏主動提起塔,一是他們確實需要知道它的具體情況,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機敲打敲打這群人,要讓他們知道他們掌握的比他們以為多并不好忽悠。
換床板原本只是無奈之舉,但放在這一刻,卻成了很好的敲打借口。
他們知道他們為什么換床板,但村里這些人不知道。
騷動中,阿華叔沉著臉打量李季夏幾人一圈后,道:“這邊。”
說著,阿華叔帶頭向著旁邊一間屋而去,那是他家。
李季夏幾人跟上。
進門,阿華叔回去臥室從柜子里拿出一份牛皮紙后,把牛皮紙平鋪到了客廳的桌上。
李季夏幾人圍桌而站,紛紛看去。
那是一份以村子為主的地圖,地圖中的村落比現在還要大不少,看著相當繁華。
看牛皮紙的破損程度和上面墨水的擴散程度,地圖最少都已經是六七百年前的東西。
“很多東西都是口頭相傳,我也只是知道一部分。”阿華叔坐下,“很久以前我們村子也是和外面聯系的,那時候村里的人都以狩獵為生,日子過得雖然辛苦但也還算幸福,直到后來有一天村里有人在山里狩獵到一頭怪獸。”
“那是一頭像烏龜但龜殼上都是尖銳棱角的怪獸,它足有牛那么大,而且能聽懂人話。”
“村里人都覺得很神奇,所以就把它奉為神明供了起來,村里人同時也很害怕,所以就把它供奉在了遠離村子的地方,也就是山里那座塔。”
“開始供奉它后,村里也曾風調雨順過一段時間,但好景不長,沒兩年就遇到百年難得一見的大雪,沒有食物,村里一下死了不少人。”
“眼見村子即將毀滅,是它割了自己身上的肉喂食村里那些即將餓死的人,村子才得以幸存下來。”
“大雪過去后,村里人很感激它,更加誠心的祭拜,但很快村里人就發現不對,吃過它血肉的人不再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