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重慶總部。
胡政之快步走進總編室,對王云笙說:“王總編,這篇新聞恐怕不能報道,極易對抗戰大局造成不利影響。你先把稿件撤下來,我立即去面見蔣先生。”
“見蔣委員長有用嗎?周先生都見他好幾次了。”王云笙憤怒道。
胡政之說:“總是有用的。中央不但降低了兩成的河南征糧額度,還法辦了許昌縣長,前幾天又追撥了2億賑災款過去。”
“我要揭發的就是貪污賑災款!”王云笙把手里的鋼筆一摔,“2億賑災款還不夠河南災民每人買一斤米,就這樣還貪污,到河南時只剩下8000萬了。這8000萬居然還有人貪,王汝泮作為河南災情調查委員會副主任、三青團河南支部主任,竟然貪污賑災款回老家購置土地!是可忍,孰不可忍?若此新聞不能見報,那我請辭《大公報》總編一職!”
“唉,”胡政之說,“我給周先生打個電話。”
“請便!”王云笙冷笑。
胡政之撥通周公館的電話,把情況都講了一遍,說道:“明誠,王總編堅持要刊發此新聞,我是勸不動了。我只說兩點后果,結尾,那位記者還發出疑問:“河南災情調查委員會副主任挪用救災款買地,那么該委員會主任是否知情?知情不報是為包庇,不知情則為昏庸!副主任貪污,那么主任是否也有貪污的嫌疑?此后賑災款發往河南救災委員會,救災委員會能否公布資金去向,救災委員會是否又有人在貪污?”
新聞一出,全國嘩然。
人們紛紛要求懲辦王汝泮,并對所有經手賑災款的官員進行調查。
繼許昌縣長王恒武被槍斃后,同為許昌人的王汝泮也被押往法場。王汝泮死得很快,中央調查專員還沒動手,河南那邊就直接把王汝泮拉去斃了,一看便知是有人想掩蓋更多罪行——這玩意兒不能查,一查就是一大串。
由于貪污事件牽扯太廣,一時半會兒沒法查清。老蔣為了平息民憤,不得已又撥了3億賑災款。
這次的3億賑災款直接發往河南工農銀行,再由銀行轉交給河南省政府。因為老蔣盯得太緊,中央已經無人敢貪,河南災情調查委員會和救災委員會也無法經手。
按理說,這次應該穩妥了吧,但老蔣還是小看了貪官們的膽量。
河南工農銀行行長李國珍,直接串通河南省政府秘書長馬國琳,把這3億賑災款挪用了一大半去搞投機買賣。用他們的話來說,3億法幣實在太少,根本無法賑災,還不如拿去做生意多賺點錢。錢變多了,能救濟的災民也更多。
然而,等到他們回籠資金,再把糧買去賑災的時候,河南已經餓死了幾百萬人,第二年的新麥都已經開始收獲了。
這就是老蔣連續給河南撥發的三筆救災款,第一筆屬于借給河南省政府的經費,第二筆被貪污了七成以上,第三筆則被挪用去投機倒把。
《大公報》再次被迫停刊后,周公館來了兩個外國人。
一個叫白修德,美國《時代》周刊特派記者。另一個叫哈里森·福爾曼,英國《泰晤士報》特派記者(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