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不出意外的被禁演了,而且被禁的方式很奇怪。
抗戰期間,有個叫“中央圖書雜志審查委員會”的機構,專門負責對圖書、報刊、雜志、戲劇、歌曲、廣播等內容進行審查。話劇《屈原》是審不出毛病的,即便所有人都知道這部劇在攻擊國民政府,但逐字逐句的推敲也找不到一處違規。
于是,圖書審查委員會就派出特務,聽說哪里要上演《屈原》,那些特務就去警告當地管理部門和劇院老板。
這算禁演還是不禁演?
同時,國黨控制下的媒體,開始瘋狂批評攻擊《屈原》,認為這部話劇“大成問題”、“鼓吹baozha”、“不利精誠團結”。一些國黨御用文人,干脆直接對屈原進行抹黑,把屈原塑造成一個弄臣倡優。
五月初的某天,周公館來了位不速之客——中央圖書雜志審查委員會副主任潘公展。
此人臉型瘦削,戴著眼鏡,西裝革履,人模狗樣。他抱拳笑道:“周先生,近日拜讀大作,在下深感佩服,特來登門求親筆簽名!”
“潘主任客氣了?!敝芎侦有呛钦f,他才不信這人是來要簽名的。
兩人寒暄一番,周赫煊隨手簽了個名。
潘公展收起那本《小王子》說:“周先生是史學界泰斗,對先秦歷史想必很有研究吧?”
“略知一二。”周赫煊道。
潘公展笑道:“周先生太謙虛了。你對屈原怎么看?”
周赫煊說:“千秋文宗,愛國先賢?!?/p>
潘公展搖頭道:“屈原確實是千秋文宗,但愛國恐怕就不好說了。楚國只是中國的一部分,屈原的愛國是狹隘的愛國。放到現在,他就像是地方軍閥的幕僚,不識時務,愚不可及。周先生覺得呢?”
“恕我不敢茍同?!敝芎侦永湫Φ?。
潘公展道:“這不是我的個人見解,而是文學界和史學界的共同看法。”
周赫煊懶得繞彎子,直接問道:“你到底想說什么?”
潘公展拿出一副字畫,說道:“此為清代畫界!來人,備船,去云岫樓!”
“別,別,周先生,我告辭了!”潘公展嚇得臉色煞白,連那副《漢宮秋月圖》都不敢拿回去,分分鐘就從周公館消失。
國黨的文化宣傳人員簡直就是草包,居然試圖抹黑屈原而壓制話劇影響力,這等于公然和整個社會站在對立面。
然而他們就是這樣做的,不僅周赫煊被邀請寫抹黑文章,就連遠在昆明的聞一多都收到了潤筆費,李莊那邊史語所的學者同樣如此。然而,除了趨炎附勢的無恥文人以外,哪個正經的文學家、史學家敢跳出來顛倒黑白說屈原壞話?
歷史上,今年黑屈原黑得最狠的是孫次舟。此人也在西南聯大當教授,還是個資深考古學家。他各種引經據典進行研究探討,最后得出結論:屈原是弄臣,屈原在戰國的地位類似于倡優,屈原和楚王是同性戀,屈原投江是因為楚王移情別戀而因妒生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