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鈿是個酷酷的型男,鼻梁高挺,眼窩深陷,臉部輪廓棱角分明,具有非常明顯的混血特征。再配上一撮小胡子,那充滿荷爾蒙的男性魅力,簡直能把女人給迷死。
可惜,歷史上這位空戰英雄很坎坷。
首先,陳瑞鈿是陳濟棠的軍閥部隊出身,雖然戰績早就夠王牌頭銜,但國民政府卻一直不宣傳、不表彰。后來臺當局的空軍總司令賴名湯就打抱不平說:“陳瑞鈿是陳濟棠的廣東派軍隊,非屬中央軍,雖打下多架日機,但不算數。真是荒謬!”
其次,陳瑞鈿在二戰期間雖被美國宣傳,但他在很長時間內都沒入選美國空戰英雄榜。因為他在美國正式參戰前就因傷退役了,而且還是在中國打出的戰績,所以不被評選顧問委員會承認。
飛虎隊的王牌飛行員肯恩·杰恩斯特是陳瑞鈿的迷弟,他不斷推薦陳瑞鈿入選美國空戰英雄榜。在杰恩斯特的不斷努力下,直到1997年,陳瑞鈿的名字才被刻到美國空戰英雄榜上,并被評選為,今天又要獲得一枚,等他犧牲后還會獲得一枚。
黃新瑞也是個超級王牌,一生參加空戰百余次,擊落敵機8架(有說10架),兩次跳傘生還,1941年墜機犧牲,死后被追為中校。
兩人都是美籍華僑,都是廣東空軍出身,為什么待遇不同呢?
最大的原因,恐怕還是因為陳瑞鈿的妻子是伍廷芳的女兒。他的大舅哥伍朝樞,曾擔任陳濟棠的廣州國民政府要員,還跟孫科有所勾連,一直被老蔣視為眼中釘。雖然伍朝樞已經死去多年,但作為伍朝樞的妹夫,依舊是被常凱申看不慣的。
至于中國空軍里面為什么有如此多的美國華僑,因為華僑愛國啊。
幾年前,不僅周赫煊在美國開辦了航空俱樂部,美國華僑更是直接開起了航空學校,其中以美洲華僑航空學校(波特蘭)和旅美中華航空學校(舊金山)最為著名。
九一八事變爆發后不足三個星期,美洲華僑航空學校就開始籌辦,辦學宗旨是:訓練航空人才,對外為鞏固國防,盡力拒敵;對內發展航空事業,永不參加任何政爭內斗。
僅1932年的統計數據,要求進入航校受訓,以便將來回國參戰的美國華僑就有5000多人。抗戰前夕和抗戰初期回國的美國華僑飛行員約200人,已經快接近中國戰機數量了,這還不包括從東南亞回國的華僑飛行員——當時東南亞也有華僑航校。
所以說,抗戰時期的中國不缺飛行員,缺的是飛機。很多華僑飛行員無機可開,紛紛報名參加陸軍,無數熱血青年犧牲在抗日戰場上。
當初軍閥陳濟棠的廣東空軍,超過四分之三的飛行員都是華僑。這些華僑是回來報效祖國的,結果陳濟棠居然主動挑起內戰,而且還聘請日本人指揮空軍,于是仗還沒開打,廣東空軍就開著100多架飛機直接倒戈投入老蔣的懷抱。
估計陳濟棠當初聽到消息想吐血,那可是他花費重金打造的空軍啊,啥事兒沒干就全特么“資敵”了。
“蔣總裁中正先生到!”
空軍健兒精神抖擻的接受檢閱,就是有幾十個蘇聯飛行員顯得礙眼,庫里申科更是筆挺地站在最前排。
老蔣微笑揮手,邊走邊說道:“你們做得很好,打出了中國人的士氣,剿滅了日寇的囂張氣焰,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的力量!中國的抗戰是正義的,正義必將戰勝邪惡,正義的一方必將取得最終勝利!”
周至柔和馮庸跟在老蔣身后,三人緩步走向主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