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機行事,入土為安”這幅對聯,明顯借鑒了陳寅恪的“見機而坐,入土為安”。
傅斯年和陳寅恪等人,在自家院子里挖了個坑,上面蓋木板和沙土。當日機來轟炸的時候,他們就鉆進地洞里。由于洞里常常有積水,陳寅恪都是帶著張板凳去坐著,因此凸顯一個“坐”字,后世往往誤讀為“作”。
真正的“見機而作,入土為安”,是劇作家盧前創作的對聯,而且時間更早——盧前在躲避南京轟炸時,在自家弄了個地下室。
一個來自北平,一個來自南京,前者到了昆明,后者去了重慶,陳寅恪和盧前應該是沒有什么交集的。所以這兩幅對聯不存在誰抄襲誰,應該是各自有感而發,恰好只有一個字不同而已。
倒是另一幅對聯“人生幾何,戀愛三角”,應該恐怕真是某位理科學生的杰作。
對于西南聯大的男同學而言,躲轟炸并不值得恐懼,反而是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情,因躲避轟炸而成為情侶的學生可不止一兩對。
防空警報有三種——
里記載,西南聯大有一位研究東方哲學的先生,跑警報時帶了一只小皮箱,皮箱里沒有金銀財寶,裝的是一個聰明女人寫給他的信。
很多人認為暗指金岳霖和林徽因,但描述卻不對啊。金岳霖雖然也研究東方哲學,但更擅長于西方哲學,尤其是邏輯學,形容他的時候應該把“東方”二字去掉。
看來那位癡情的哲學教授另有其人……
“轟,轟,轟!”
轟炸聲不斷傳來,山洞里的先生們卻面不改色,或坐或站在那兒談天說地。
除了周赫煊和兩個保鏢以外,山洞里還有“庚款掌控”梅貽琦,“易燃易爆”聞一多,“情癡圣哲”金岳霖,“橘子達人”朱自清,“踹襠狂徒”劉文典,“樓梯難上”費孝通,以及一個端著飯碗的野生男同學。
朱自清陶醉地吐著煙圈,點評道:“明誠你應該在昆明長住,教授們的香煙問題就解決了,昆明這邊可不好買駱駝煙。”
聞一多笑著接話道:“我無所謂,洋煙國煙來者不拒,反正有煙抽即可。”
“你是抽煙的大方之家。”朱自清說。
金岳霖則不同意聞一多的觀點:“煙也分幾個檔次。上品為雪茄,中品為香煙,下品為水煙。中國的香煙和水煙都不好抽,太次了,我寧愿選擇不抽。”
這三位先生都是老煙槍,朱自清寫散文把抽煙上升到哲學高度;聞一多上課時跟學生一起抽,有時候還找學生借個火;金岳霖曾經抽德國大雪茄抽醉過,醉煙之后產生了zisha念頭。
朱自清哈哈笑著對金岳霖說:“那你是抽煙的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