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赫煊和羅家倫已經有好幾年沒見面了,跟當初的銳氣倨傲比起來,此時的羅家倫多出三分內斂沉穩。如果他以前就是這樣的性格,估計不會被清華師生投票驅逐。
羅家倫打量著周公館的庭院,開玩笑道:“山清水秀,悠然世外,周先生倒是過得愜意。”
“國難當頭,這世上哪有真正的桃源?”周赫煊搖頭道。
羅家倫嘆息道:“是啊,戰事不平,則人民不能安居樂業,學生不能潛心讀書。”
周赫煊問:“中央大學的校舍什么時候開工?”
“明天就開工。”羅家倫說。
“那么快?羅校長真是雷厲風行。”周赫煊有些驚訝。
羅家倫笑道:“只是幾排平房而已,又用不著設計復雜的圖紙,能快一天是一天吧。”
中央大學的體量實在太大了,全校有七大學院,五十六個科系,一個研究院,九個研究部,還有一個專科學校,一個附屬中學,以及醫院、農場、工廠等一系列下屬單位。
羅家倫的能力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居然能在一個月之內,把這么大攤子全部遷走,并且以最短的時間復課、復工。
清華的校長做不到,北大的校長也做不到,只有羅家倫這個中央大學校長能做到。
師生員工及家屬兩千多人,還帶著設備整體搬遷,已經把中央大學的資金掏空了。大興土木是肯定不行的,甚至普通平房也不行,因為錢不夠。只能在墻體底部使用磚石,墻壁全部用竹子編扎,外面涂一層石灰,再立幾根木柱做整體支撐。
在校舍建成之前,中央大學的學生,只能借用重慶大學校舍——醫學院和農學院畜牧獸醫系遷到了成都,借用華西大學校舍,附屬中學打算遷去貴陽。
羅家倫閑聊片刻,終于說明來意:“周先生,聽說你在合川建有磺胺藥廠,廠內還有諸多藥學專家,能否與中央大學的醫學院、醫學研究部、以及附屬醫院合作?”
“這是好事啊。”周赫煊笑道。
羅家倫聽到正面答復,頓時心情好了許多,他說:“那就這么說定了,明天我就派人去藥廠接洽。”
周赫煊建議道:“黃海化工研究社,也已經搬到沙坪壩,跟你們中央大學還是鄰居。咱們三家可以共同合作嘛,產學研三位一體,互相促進,互相幫助。”
“那當然再好不過!”羅家倫大喜。
周赫煊說:“中國以前有四大產鹽地區,一在臺灣,二在渤海,三在東南,四在川內。如今,日寇已經占了臺灣和渤海沿岸的鹽場,東南沿海想必也要遭到日寇蹂躪,只剩下四川的富順、自流井地區比較安全。等到明年,富順、自流井幾縣之地,必須為周邊數省提供食鹽,定然造成鹽價飛漲。而合川地區鹽礦儲量極高,我想請中央大學的地質專家,對合川鹽礦進行大規模勘測。到時選一最合適的鹽礦,我們連同黃海研究社一起開采制鹽,鹽場由三家合股。”
羅家倫笑道:“中央大學已經沒錢了,只能出人出力。”
周赫煊道:“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過在股份方面,我既然出了錢,自然要做大股東。”
“那是應該的。”羅家倫說。
中午,羅家倫留在周公館吃飯,羅校長試探道:“周先生可愿來中央大學執教?”
“名譽教授可以做,平時能教幾節課,天天上課沒那么多時間。”周赫煊說。